雁山十六亭经受这一次浩劫,显然元气大伤。除逃走的飞龙、飞凤卫使外,各分舵亭主、门主死伤大半。

燕南征经与幕师门商议三日三夜,欲趁元帝驾崩、朝廷大乱之际,暂时蛰伏藏华、休养生息,以图东山再起。

而叶风舟则想前往月英宫,寻找伊无双、冷小宛二女。

临行之前,展南征又交付他一个秘密使命。

时武林中人得知元帝突然暴毙,各地纷纷揭竿而起。

正月,广南东路增城县朱光卿聚众起义,号称大金国,改元赤符。二月,江北行省陈州胡闰儿白莲教起义。同年二月广西行中书省徭变复反,命湖广行中书省平章那海、江西行中书省平章秃儿迷失海牙总兵捕之。四月,川峡路合州大足县韩法师起义,号称“南朝赵王”。

宋人念奴娇江南春色云:“江南春色,算来是、多少胜游清赏。妖冶廉纤,只做得,飞鸟向人偎傍。地辟天开,精神朗慧,到底还京样。人家小语,一声声近清唱。因念旧日山城,个人如画,已作州中想。邓禹笑人无限也,冷落不堪惆怅。秋水双明,高山一弄,着我些悲壮。南徐好住,片帆有分来往。”

叶风舟辞别展南征,迎雪北上。路上踌躇再三,对二女行踪毫无头绪。忽忆起那个法号虚云的小道士郑扶苏,决定先去翠屏山崇孝观拜访寒竹法师。

傍晚时分,方策马驰入永嘉府城。此时大雪早已停歇,树木银装素裹。

叶风舟来至安子衣首次下山住宿的客栈,登记完毕,便要了两碟小菜,一壶玉团春自斟自饮。原想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谁知人生在世不称意,酒入愁肠愁更愁。他望着湖面的扁舟出了一会儿神,心想:“谷梁飞鹤虽为元廷护国大法师,言行举止也算光明磊落,他怎会无缘无故的杀死寒松掌教,此中定有蹊跷。”

忽地门帘掀开,从外面走进一位老道士。两人四目相对,不由得俱是一愕。

叶风舟含笑站起身来,正要抬手行礼。

那道士待看清是他,扭头就跑。

叶风舟一怔,忙叫道:“寒竹法师,在下乃叶风舟。”忙追了出去。

这二人施展轻功绝学,你逃我赶,便在湖畔疾飞起来,惹得行人皆驻步惊呼。

寒竹法师奔到一处茂盛树林,晃身窜将进去。

叶风舟甚觉讶异:“真真怪哉,宛儿是你的挂名弟子,按理我该称呼一声师叔,见面不打招呼,却嗖地一声不见了,这算甚么?”当下顿足也冲进树林,远远盯住他的背影穷追不舍。

便在这时,当当当传来急促钟声。

叶风舟忙抬头细看,这一番奋力追逐,竟然不知不觉中,到了崇孝观前。他不由暗付:“我正寻思明日前来拜会,已然到了这里。但寒竹法师引我至此,究竟所为何因?”

骤然钟声止住,观门大开。

从里面跳出百余名道士,分成左右两列。寒竹法师与另一位白发道士,跟在一个少年道士身后,低眉垂眼跨出门槛,面无表情的肃立旁侧。

叶风舟打个稽首,道:“大师,在下有礼。”

那少年道士单掌竖于胸前,道:“福生无量天尊,居士何许人也?”

叶风舟还礼道:“在下雁山叶风舟,特来拜见寒竹法师。”

那少年道士斜眼一看,道:“寒竹师兄,你可认得他?”

寒竹法师唱了声福生无量天尊,道:“禀寒枫掌教,贫道与他素不相识。”

叶风舟之下更为惊诧,心想:“上次来时道观且由寒竹法师主事,怎又多了一个寒枫掌教?他小小年纪,竟然也是寒字辈弟子?”

寒枫掌教瞪目而视,叫道:“叶风舟,本教与你们雁山亭卫素无瓜葛,尔等为何几次三番借端生事,是欺我崇孝观无人了么?”

叶风舟听得如坠烟雾,茫然道:“此话何讲?”

寒枫掌教冷笑一声,道:“半月之前,你雁山飞龙、飞凤刺卫数十人来本教责问,元军围攻芙蓉峰之时,崇孝观为何不派人援助。还杀死了本教七名弟子,可有此事?”

叶风舟大惊失色,忙道:“绝无此事、绝无此事,那时芙蓉峰处于元军包围之中,雁山上下正倾尽全力抵抗,那有余力前来贵教问责?寒竹法师,这必然是有人假借我雁山之名,乘间投隙,万不可中了敌人的奸计。”

寒枫掌教怒道:“如此说来,是本掌教冤枉了你们不成?”

叶风舟点一点头,道:“寒枫掌教明鉴,天下皆知,雁山飞龙、飞凤卫使也不过区区十余人,何来的数十人之多?”

寒枫掌教喝道:“虚云,你来与他对证。”

“福生无量天尊!”随着一声尊号,郑扶苏低头走出,道:“叶居士,掌教之言句句属实。那日小道亲眼目睹,他们自称雁山龙凤卫使。”

叶风舟摇了摇头,道:“除此之外,还有甚么能证实他们乃雁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