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拉干都城末罗汉城此时已经没有昨晚上安定和谐的景象,入眼望去早已是声息全无血流成河,处处的残垣断壁无不向世人在控诉明军昨夜的暴行,然而…这一切都源自于他们的国王咎由自取狂妄自大。

任何一个狂妄自大的动物都不会活的长久,这就是丛林法则的残酷性而阿拉干王国恰恰做了那个无实力却行狂妄之事的动物,果不其然当四周无强敌之时或许能像个刚上岸的螃蟹一般举着钳子横行无忌,然而一旦遭遇强大敌人原形毕露那是早晚之间。

“报王爷,大军已经清理干净没留下一个活口,财货目前正在清点中…”

朱以歌打断庄宝的禀报,摆摆手一脸无所谓的说道:“不用清点了,这些所得财务尽皆分给将士们,记住多分给南洋水师和石柱兵一些。”

“呃…末将明白!”

待庄宝走远后,朱以歌咧嘴笑了下用微不可查的声音呢喃道:“通往西洋的出海口终于打通了,我是不是太残忍了呢?为了清理后患将未来港口附近的土著就这么残杀一空?不过也是他们倒霉了些,谁叫他们生在哪不好偏偏生在这里,挡着本王的路就只能有一条路可走,哼哼哼”

随着明军夜袭阿拉干都城,一夜之间几乎成为鬼蜮,也正是随着都城末罗汉以及王室全军覆灭,最后又被朱以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很快就拿下全部阿拉干王国土地,这还归功于阿拉干和东吁一个鸟样,城池的文明建设没多么高明有的只是一个个原始部落而已当然了,这些原始部落一个个有奶便是娘即便是阿拉干人也不过是从他们中之一的部落里发展壮大的,所以能看见阿拉干人被教训几乎灭族,这些平日里的穷酸部落自然是一个个幸灾乐祸,最后在朱以歌显示出强大力量再加上给各个部落的首领封赏大明的官职宣慰使一类的后,这些土著部落无不是臣服于大明脚下,而朱以歌的印度洋出海口策略也最终随着全取缅甸后得以实现…

话分两头各表一枝,与此同时明军另一梯队平定杨应龙大军的先锋不多杨镐部也率先进入云南境内,在沿途简单补给之后迅速朝播州快速杀奔而来。

本来云贵卫所兵和广西郎兵几乎在安南都没打过什么硬仗,除了在安南的太原府下和敌军僵持过一阵后就只剩下观赏风景了,所以一直都在养精蓄锐养的胖胖的云贵卫所和广西郎兵自然是有体力玩个兵贵神速的游戏。

最后仅用了十二天的时间,从掸邦经云南纵横千里路程直抵贵州的播州城下,将本就被明军强大军力震慑的直慌神儿的杨应龙更加六神无主,因为这次明军可不像上次那样简简单单地派些“歪瓜裂枣”的拿来凑数,随着明军在域外愈发强势,从而也导致大明万历皇帝对自己领土内居然还有叛乱分子存在着极度不满,对此,杨应龙作为已经谋反的老手自然也有这个死亡的觉悟,只是这个时候却比杨应龙估计的要来的早得多…

看着城下围城的明军,虽然人数不多四万人也仅仅和城内自己的兵力持平罢了但是,谁要不要小看下面的看似狼狈不堪风尘仆仆的明军,因为依照杨应龙对明军的了解明军往常的行军套路都是以强大兵力兵分数路分进合击领地军防不胜防,他自己就在大明干过所以对于这些老套路杨应龙自然是耳熟能详,所以说在这四万明军身后还指不定跟进者多少明军大部队呢。

然而,就如此坐以待毙也左右不是个办法,想来想去杨应龙还是耐不住出击的诱惑,意图先行击垮眼前明军的前锋无论战果如何至少也能打击敌军的士气不是想到就做,杨应龙当机立断急令其弟杨兆龙和长子杨朝栋各率领五千精兵凑齐自己本部三千亲卫精兵合兵一万三千人开城门迎战明军。

说道杨应龙的兵力虽然号称有四万人,但自家精锐也就眼前的这一万多人了,其余者无非就是这数年造反以来裹挟进来的山中猎户还有其他土司部落等等,实际上也只能打一打顺风仗若是杨应龙的四万多人都是精锐的话,之前明军派来的“歪瓜裂枣”又怎么能和“声势浩大”的杨应龙战个半斤八两谁也奈何不了谁。

………

“报监军大人!叛军突然大军开城门在城外列阵”

“哦?杨应龙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明知道我大军数十万意图绞杀他,他尽然不在城内惶惶不可终日却跑出城池早早送死?哈哈哈!看来杨应龙是黔驴技穷无计可施喽”杨镐在阵中连声大笑嘲笑杨应龙自不量力。

“监军大人,咱们还是谨慎些微妙,须知轻敌大意累及三军那”一旁的当代黔国公沐睿见到杨镐的得意忘形的老毛病又犯了不由地提醒一番。

“是呀是呀杨应龙此人纵横西南多年,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无论是狗急跳墙也好或是黔驴技穷也罢,总之我等万万不能马虎大意,须知王爷可就在后面呢”广西狼兵的军头副总兵岑琴亦是一脸严肃的附和道。

听到这里,杨镐顿时脑门出了一股冷汗,说实话刚刚却是自己又犯了老毛病轻敌大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