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好有两位足够镇得住自己“大佬”从旁劝说,要不然指不定会闹出多大的乱子,想到这里杨镐更是投出两道感激的目光向沐睿和岑琴射去

说实话,若是真的不管不顾的和杨应龙以逸待劳的叛军主力对决结果对于城下的明军来说并不保险,虽然这些士兵虽然都是西南边陲出身悍勇不可挡,然而这些士兵毕竟不是天津镇那般经过专业化的行军训练的此时这些云贵卫所和广西狼兵能长途奔袭千里回国直至播州城下,军队没有散架在大明可算的上精锐了,但是可千万不要奢求这些刚刚玩完“马拉松”回来的士兵能有多少力气战胜眼前的叛军,所以说行军谁都会,关键是行军之后能否将战斗力投射在战场上才是一支军队精锐与否的重要依据,很显然在当今世界天津镇或许是唯一一支能做到这一点的步兵了,骑兵的话其他国家也有不少能做到的。

看到杨应龙的军队严阵以待阵型严整,很显然是有备而来,杨镐经这么一提醒幡然醒悟急忙下令道:“既如此我军大可不必与敌军硬抗,全军退后二里卡主要道安营扎寨休整两日再做打算”

“诺!谨遵监军均令”杨镐的这一决策得到沐睿和岑琴一致拥护,很快先期赶到的四万疲惫不堪的明军没有接战反而大军逐次交替掩护后撤二里安营扎寨而明军刚好将坚固大寨驻扎在播州通往外地的唯一交通要道,至此播州的脖子也等于被明军给上了套枷锁,其余三面环山这唯一的一条道路被明军封死后不是上了一道枷锁又是什么?

原时空平定杨应龙的兵马共有八路大军进剿总兵刘珽出綦江;总兵马礼英出南川;总兵吴广出合江;副总兵曹希彬出永宁;总兵童无镇出乌江;参将朱鹤龄出沙溪;总兵李应祥出兴隆卫;总兵陈璘出白泥。每路兵马3万,共计20余万人同时李化龙持尚方宝剑,主持讨伐全局,坐镇重庆;郭子章以贵州巡抚坐镇贵阳;湖广巡抚支大可移驻沅江。

不过这个时空变化颇大,明军的精锐都被抽掉一块前往开疆拓土,所以此次平定杨应龙的大军也是出自平定南洋的南征军,不过朱以歌考虑到南征军主力距离甚远,所以在大军主力没到来之前以上的那些各地总兵参将等原班人马都被杨镐一纸调兵令朱以歌授权的着急至此,以作策应壮大军声威,当然这些总兵手下人马远不如原时空他们人马要多,毕竟精锐都跟着去南洋了,剩下的可就真是歪瓜裂枣了

不过即便是歪瓜裂枣除去尚在路上的刘綎之外各部齐聚播州城下也凑齐十二万之众包括四万杨镐部,再加上国内进行配合的李化龙还有郭子章在后方强力支援前线,最后使得大军的粮草辎重尽皆不必担忧。

就在这种僵持的局势有二十多天后眼看着明军的援军越聚越多就连鼎鼎大名的刘綎部也如期赶到,看到明军大军越来越多杨应龙自然而然的就认为他其他城池也被明军给拔出了,如此一来播州只剩下孤城一座了眼看着小小的播州城再也禁不起这般空耗下去,杨应龙不想这么等死下去,决定冒险率主力冲击明军大寨,或许自己还能突出重围重整旗鼓也说不定。

最后,杨应龙决心一下,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率领自己的三千亲卫和杨兆龙以及杨朝栋各五千精兵分进合计明军大寨。

说实话,杨应龙这下子可真是要狗急跳墙了,在古代夜袭本身就带有很多不可确定因素,很有可能双方两败俱伤或是大败而归或是侥幸得胜均有可能,再加上杨应龙要攻打的可是拥有十多万人的明军超级大寨,那鹿岩沟壑以及各种岗哨拒马密密麻麻环绕四周几乎能直教人看的头皮发麻,若要进攻这种防备森严的军事要塞,仅凭着杨应龙这一万三千人不是军事冒险又是什么?

战争或许有巧合但没有侥幸,所以杨应龙的夜袭结果也不言而喻,在明军森严防备下,杨应龙最终没有得手损失过半兵力后只得狼狈逃窜回城池内或许,经此一战杨应龙不可避免的发觉还是自己这易守难攻的播州城来的实在,当然这也是历代末路枭雄所应有的表现,没有了安全感的他们就会急求一种能寻得安慰的存在,而杨应龙在大败而归后随着局势不断朝自己这边恶化,这看似易守难攻的城池或许就是他寻得心理安慰的地方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