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祝融时而是炎帝之孙,时而又是黄帝的后代也就不奇怪了。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山海经海外南经中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可见他并非“完人”,郭亚注释“火神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曰:“火正曰祝融”,火正,就是掌管火的官员,神话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职。汉书五行志上一书说:“古之火正,谓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应用到两军对垒的战争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记载如下:“成汤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闲,西北之隅。”降火助战,这可能是首次把火战使用于战争中的吧。祝融有一弟叫吴回,又称回禄,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声没有祝融大,人们把火灾称为“祝融之患”不是没有依据的。于是,就有了用祝融代替火灾一词的来历。

祝融,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最著名氏族领袖之一。名重黎,黄帝后裔高阳氏的玄孙。帝喾高辛氏时,任火正官名,受封于有熊氏故墟今河南新郑一代,葬衡阳市南岳区祝融峰。他以火施教,为民造福。帝喾命名曰:祝融,后世尊为火神。河南省新政县志

1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1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

祝融峰

。”吕氏春秋孟夏:“其神祝融。”高诱注:“祝融,颛顼氏后,老童之子,吴回也,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官之神。”唐张说蒲津桥赞:“飞廉煽炭,祝融理炉。”赵翼八月二日天宁寺旁巽宫楼火:“趋观乃知此楼毁,刹竿突兀招祝融。”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管子五行:“得奢龙而辩於东方,得祝融而辩於南方。”汉书扬雄传上:“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颜师古注:“祝融,南方神。”唐韩愈南海神庙碑:“考於传记,而南海神次最贵,在北东西三神河伯之上,号为祝融。”

3传说中的古帝。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4峰名。衡山的最高峰。据路史云,祝融葬衡山之阳,是以名之。唐韩愈谒衡岳庙诗:“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宋杨万里送刘子思往衡阳诗:“洞庭昨夜起霜风,翩然欲登石廪与祝融。”

道场自燧人氏发明的转木取火,但有了火种不会保留和使用,后由祝融发明了使用火和留火种的方法后,黄帝封了他为主管火的正火官。后因祝融对南方的情况比较熟悉,又派了他来到衡山附近做司徒,死后葬于衡山,故南岳衡山就是祝融的道场。现衡山的最高峰叫祝融峰,山顶建有祝融殿。”

“传说一

祝融是中国帝王。他以火施化,号为赤帝。相传,祝融还是一个音乐家,他经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扬动听,感人肺腑的乐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对生活充满热爱。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之阳今衡阳市南岳区,后人为了纪念他,就把南岳最高峰称为祝融峰。

传说二

上古帝喾k音酷在位时,有一个叫重黎的人,是颛顼的重孙史记楚世家:“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帝喾诛重黎,而以其弟吴回为重黎后,复居火正,为祝融。”,他的官职是“火正”,即火官。重黎忠于职守,努力为帝喾和广大黎民服务,当火官有功,帝喾于是赐以“祝融”的封号。“祝”是永远、继续的意思,“融是光明的象征,就是希望重黎继续用火来照耀大地,永远给人带来光明。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舜庙的南峰,即今之祝融峰下。传说三

黄帝时期,黄帝南巡,分不清方向,于是请“祝融辨乎南方”,也就是应该说,衡

祝融殿

阳的南岳,最先是由祝融辨出来的,他因此担任了司徒的职务。后来,祝融被封楚地,成为楚国人的始祖。今衡阳市南岳区祝融峰顶还有一座祝融殿,殿后岩石上建有石栏杆,可以凭栏了望北山的风光。这个火神,楚人的始祖祝融又怎样兼任海神的呢?古人认为,南方属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征,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为一神,且符合周文王八卦中离见下“图”属火,方位在南方的卦象。

离的卦象

传说四

尧时,洪水滔天,浸山灭陵,黎民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尧令鲧去治理洪水,可是九年过去了,毫无成效。后来,鲧知道天上有一种称为“息壤”的宝物,只要用一点投向大地,马上就会生长起来,积成山,堆成堤,于是鲧想办法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