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卓道:“若论当下,须得从荆州说起,若说荆州,须得从荆州起源来谈。最初,孙坚杀掉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后投奔了袁术,这等于是把荆州送给了袁术。天下讨董之前,董卓将刘表任命为荆州刺史,一是因为董卓想给袁术上点眼药,而是将荆州的局势搞乱掉。”

阿斗说道:“原来荆州的第一个主人是袁术啊,曹操当初和我父亲说袁术为冢中枯骨,早晚必擒之,那袁术就是得了荆州重地也必然守不住。”

公孙卓道:“正是,当初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刘表绕开南阳郡的袁术,单枪匹马入了荆州当时的治所宛城。这时的刘表很尴尬,如果高举旗帜讨伐董卓,就必须依附在袁术之下,毫无根基的刘表很容易就会被袁术拿捏。如果要拿下荆州做真正的荆州牧,就要白手起家。”

阿斗道:“看来景升伯父还是很难的,不都说他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么?他最后是怎么拿下荆州的呢?”

公孙卓道:“外界所言未必是真,刘景升绝非凡俗之辈。就在袁术将眼光放在董卓身上之时,刘景升秘密会见了蒯越、蒯良、蔡瑁这些南郡大族,并获得了这些大族的支持,当时的荆州,不仅仅有袁术暗中养起来的匪患,就说官员也有很多都是袁术的人,比如长沙太守孙坚离开之后的继任者苏代,可以说袁术虽然不在荆州却能影响荆州。”

阿斗端起茶壶,给公孙卓倒了一杯茶,示意公孙卓继续说。公孙卓将竹叶泡出的茶水一饮而尽接着说道:“刘景升任用蒯越、蒯良去说服那些匪患头目来降,等那些匪头来了之后却将他们一网打尽,尽数斩首,除掉了荆州的祸乱,安定了地方,取得了地方士族的支持。然后将那些盗匪尽数招安,手中有了武力。以此为根基,又派人安抚劝说各地郡守,各地郡守知晓了刘景升的手段,辞官的辞官,投降的投降,刘景升这才彻底掌控了荆州。”

阿斗问道:“既然景升伯父已经拿下了荆州,为何还会与袁术起了龃龉最终害死了孙坚将军呢?”

公孙卓道:“这也不怪袁术,这事是孙坚自己作死。偷摸的得了玉玺,还偏偏让袁术知道了,袁术就断了孙坚的粮草,让孙坚吃了败仗,孙坚被逼的不得不向袁术低头。后来袁绍偷袭袁术的豫州,袁术就让孙坚回援,正巧这边刘景升闹腾的袁术不放心了,于是袁术又让孙坚来打刘景升。刘景升让黄祖在樊城迎战孙坚,黄祖不敌孙坚,只能退守。然后孙坚渡汉水包围了襄阳,黄祖赶紧来救援,也是孙坚该亡,他自恃勇武跑到山上查看地形,被黄祖的士兵乱箭射死了。”

阿斗这才明白,原来《三国演义》里的孙坚之死是这么回事,根本没有电视里演的那么简单随意,编剧让领盒饭就领盒饭了。

公孙卓见阿斗恍然大悟的表情接着说道:“孙坚死后,袁术再也无力南下,只得把眼光看向兖州的曹操,再后来袁术称帝之后败亡,南阳郡也被刘景升趁机取了,到此时刘景升才算彻底的掌控了荆州,这是荆州第一次事实上被一个人掌握。之后,荆州就进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再也不能完整的被一个势力所掌控了,可见各方势力对荆州的重视。

阿斗忙道:“嗯,这个我知道,后来南阳张绣投降了曹操,曹操这个好人妇的,却看上了张绣的婶婶,最后张绣一怒之下杀了曹操的长子曹昂和典韦,最后在谋士贾诩的劝说下又投降了曹操,南阳郡就落到了曹操手里。孙权为了报父仇,占了江夏郡。再后来就是世子刘琮率领荆州五郡投降了曹操,曹操有了荆州六郡又想吞下东吴,这才有了赤壁之战。”

公孙卓道:“正是,赤壁之战之后,汉中王趁势而起,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周公瑾占领了南郡和江夏郡,曹操退守南阳。太子殿下一定要记住,南郡和江夏郡一直以来都被吴侯牢牢的掌控着。”

阿斗听了公孙卓的话先是诧异,这个有什么好奇怪的,后来恍然大悟,原来吕蒙的白衣渡江,攻打的就是所谓的南郡啊。

只听公孙卓又道:“彼时孙权刚打赢了赤壁之战,正在消化战果,一心想把江东六郡握在手里,分不出精力再掌控南郡。而南郡控制着进入益州的水、陆通道,汉中王要取益州就必须先得南郡,于是汉中王听从孔明先生的建议向吴侯索要了南郡,吴侯此时腾不出手和汉中王打擂台,正好鲁子敬为了顾全孙刘联盟,劝说吴侯将南郡借给了汉中王,吴侯便顺水推舟答应了此事。此时汉中王已经有了荆州的五郡,但是这五郡之中,长沙郡最初为吴侯之父所有,江夏郡一直为吴侯所有,南郡又是吴侯借给汉中王的。”

此刻就连阿斗都听出来问题了,原来吴侯孙权在荆州居然有这么大的影响力,这在《三国演义》是看不到的,也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

阿斗说道:“兄台说的对,当初我父亲是向吴侯借了南郡,但是后来不是将桂阳郡、长沙郡还给吴侯了么?而且也已经和吴侯定下了湘水之盟了!”

公孙卓听此言摇摇头说道:“太子殿下,最危险的地方就在于此,当初汉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