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从父母那儿回来一周左右,工厂公布了第二榜分房结果,公示时间十天。

这一榜是终极榜,除非有人提出理由充分的异议,能被分房领导小组采纳,否则原则上不会再有变化。

这一榜公布结果,基本与第一榜没太大区别,只是新增两套住房,其中一套就是穆青的。

很多人觉得穆青不简单,可以在第一榜没有的情况下,逆势翻盘。

包括杜军都专门问他是怎么做到的,是否给领导们送礼了?穆青否认送礼,只说运气而已。

穆青拿到分房钥匙后不久,梁亚静来生产部报到。

王铁专门召集大家开会,跟大家讲:“梁亚静任后道工序主管副经理,之后还会再调来一个人员配合梁经理。”

杜军不明所以,疑惑地看看穆青,穆青只装作没看见。

王铁继续讲:“穆青任生产部副经理,主管生产计划,包括前后道工序计划以及花纸采购计划。”

“短期重点配合、帮助梁经理尽快熟悉业务,梁经理进入角色后,穆经理工作重点才能放到生产计划上。”

这次会议后,梁亚静和穆青全身心投入后道工序。穆青原来只一个人,每天忙不完的事情,现在两个人轻松很多。

梁亚静以前觉得亏欠穆青,现在很多事情又要请教他,姿态放得很低。

他跟穆青讲:“你把我当成小徒弟,需要跑腿的事全交给我。我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地跑,很快就能熟悉并掌握起来。”

“如果你不好意思吩咐我,我也不知道干什么,是害我!几个月后,我还不行,王铁肯定骂我!”

穆青从进厂就跟梁亚静打交道,知道他的为人。虽然大自己十几岁,但两人一直兄弟相称。

也就没多想,只拿梁亚静当大哥,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尽数告诉他。

从订单分解,到贴烤花、包装安排,每一步细节都跟梁亚静讲的清清楚楚。

建议他把每天调度会上的东西都记下来,然后逐一落实。

穆青把自己当初做的统计表也交给梁亚静。

这个统计表,穆青每天都会根据车间最新完成数据进行更新。

订单虽繁杂,但每一张订单,穆青都能说出截止当下的生产进度情况,这一点让梁亚静非常佩服。

这时的穆青,基本不再有那种无奈的感觉,更多体会到周围的友善。

能被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即使这种需要,最开始并不是出于对自己的认可,穆青也觉得挺难得,这让他感觉整个世界对自己是接受的,而非边缘人。

周围环境,除了父亲跟以前状态不一样,工作、生活环境好像都跟以前不同。

不知道是心随境迁,还是境由心生,内心除了“无奈”的减退,穆青还能体会到自身能量的聚集,甚至觉的这时不论干什么都能干成。

这种自信,让穆青更愿意无私回馈周边的友善,而不是被逼无奈。

他仍然没想过能从中得到什么,更没想过是否被利用。

只是希望按王铁意愿完成生产部布局,他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布局中的作用。

除了帮助配合梁亚静,穆青很多工作精力都在研究生产计划,大部分业余时间就是在读书,系统阅读硅酸盐专业书籍。

这些书籍使穆青逐渐打开眼界,内心反而更加趋于平静。

每当穆青回忆起这段经历,觉得这时应该是自己人生转折点。

也有人说,因为这时的穆青站队正确,才会有后来的发展。穆青不否认这种说法,但更看重的是心态变化。

大概三个月后,梁亚静告诉穆青:“我觉得应该差不多了。除了排产计划需要你做,日常生产安排以及调度方面的工作,我觉得可以以我为主。”

穆青也没客气:“那就交给你了,你每天主持调度会。记着跟踪每一张单的生产进度就好,主要目的,按期交货、生产均衡。”

梁亚静和穆青专门跟王铁汇报,但王铁要求穆青,必须再跟踪梁亚静一段时间,同时告诉他们,给梁亚静配备的那个人马上也会到岗。

没几天,这个人来生产部报到,没想到竟然是张建林。

张建林一直都在质检部主管后道工序,对后道工序非常了解,现在是中级主任科员。穆青和杜军见是张建林,既高兴又疑惑。

办公室只剩他们三人时,杜军拉着张建林问:“你在质检部干的好好的,怎么调来生产部了?”

张建林无奈地摇摇头:“客户要求的,BBAD你们知道吧?”

杜军和穆青都点点头,BBAD是近年来工厂一个重要的美国客户,每年都有很大订单量。

张建林继续说:“BBAD最近新请了一家国内第三方验货,这个第三方验货员,根本就不懂日用陶瓷标准。”

“连续几批货都给我们卡住,我实在没忍住,就跟他理论起来。验货员把我告到BBAD,说我不合格品也要发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