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青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怎么就得罪了胡经理。

那天晚上很晚,他独自一个人去工厂旁边的小饭店吃饭,心情郁闷就要了一杯白酒。

刚喝没两口,就见到杜军和一群朋友,从饭店唯一的小包厢里出来,个个都是红头涨脸,应该都没少喝。

杜军也看到穆青,就让朋友们先走,一身酒气地来到穆青桌旁。

在穆青对面坐下,点燃一根香烟,问:“借酒消愁?不至于吧?”

穆青没好气地说:“今天你都看到了,我也不知道我错在哪儿了!”

杜军嘿嘿一笑:“你来生产部就是一个错误,还问错在哪儿了,你自己应该知道吧?”

穆青疑惑地看着杜军,问:“知道什么?”

杜军同样疑惑地看着穆青:“你不会真的不知道吧?”

穆青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你在讲什么?”

杜军愣愣地看了穆青一会儿,好像若有所思,然后狠吸了一口烟。

四下看看,见四周没人,身子前探,压低了声音:“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王经理把你要来生产部,就是对胡经理施压的!”

“胡经理一直都不服王经理,一直认为这个生产部正职应该是他,不应该是王经理。”

“王经理一开始对胡经理各种忍让,结果没用,胡经理很多事情不听王经理的,认为王经理根本就不懂生产管理。”

“你来之前,后道工序就胡经理一个人。王经理没人可用,只能忍气吞声。”

“想过从车间调一名有经验的人上来,但都知道胡经理的霸道,也知道王胡二人不和的内幕,所以没人敢来。”

“现在看,你是因为不知内情才来的,但没想到你这么快就熟悉了业务。”

“胡经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排产计划了,你今天基本就是突破了他最后一道防线。”

“他应该是认为,没有他,你也基本没问题了。你今天的举动,估计他是认为,你在代表王经理跟他宣战。明白了吗?”

穆青和杜军都是一九八九年大学毕业后被招进这家工厂的,这是一家三千人的大型日用陶瓷厂。

一九八九年与港商合资,前身是一家国营工厂。一同被招进来的还有其他几个大学生,至今已经快三年了。

杜军已经是中级主任科员,穆青还只是一个普通科员,工资奖金都比杜军低不少。

目前他们都在生产部,杜军管前道工序生产排产、计划编制、日常生产调度,穆青管后道工序。

工厂以白瓷库为界,白瓷库前面的原料、成型、烧成、匣钵模具、白瓷分级等车间统称为“前道工序”。

白瓷库开始,加上后面的加彩部分,贴花、烤花、彩瓷分级、彩瓷库、包装等车间统称为“后道工序”。

王经理名叫王铁,四十二三岁的样子,精明干练,是生产部的正职主管。

省属大学文学专业本科毕业,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年轻时发表过很多文章。

以前这个工厂,除了肖总经理是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外,剩下的就属王铁学历比较好一点。

其他工厂内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还有一些大专、中专、成人夜大毕业的。

剩下一部分都是高中毕业,在基层摸爬滚打很多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然后被提为中高层管理人员的。

跟港商合资以后,对方原则上不会干涉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

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希望每年都能够招一些大学毕业生进厂。提升工厂的文化水平,以便更有利于工厂的长远发展。

肖总经理以及代表国资委管理该工厂的陶瓷集团公司,都非常支持这个想法。

穆青他们几个一九八九年来工厂的大学生,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被招进来的,是合资后第一批专门引进人才。

生产部除了王经理外,还有两名副经理——张经理和胡经理。

张经理主管前道工序,是杜军的顶头上司。胡经理主管后道工序,是穆青的直接领导。

穆青刚刚从企业管理部调来生产部时,分配给胡经理。

胡经理让他做后道工序排产计划,但没有跟他讲应该怎么做。他试着问胡经理应该从哪里入手?

胡经理看着他,不无讽刺的讲:“你不是大学生吗?而且学的就是企业管理吧?还要我教你怎么做?”

听胡经理这样讲,穆青不敢再问什么,只好说:“那我试着做一下,做完后麻烦胡经理帮忙看看。”胡经理没理他,只是摆摆手。

接下来的几天,穆青按自己的理解,先找到交货计划,然后根据交货计划,把不同品种的不同需要量分解到各工序,计算各工序生产量。

这个过程比较复杂,这时还没有普及电脑,只能手工列表,用计算器计算。

一天下午临下班时,胡经理来到穆青办公桌前,拿起一张穆青做的报表,讥笑说:“你们大学生就写这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