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昱的话,朱元璋也是来了兴趣,问道:“你要著书?所著何书?莫不是那兵书。”

在朱元璋看来,朱昱所要著写的书自然是那本包含了鸳鸯阵的兵书。

也无怪乎朱元璋会这般想,毕竟朱昱如今表现出来的才能都是军事才能。

朱昱摇了摇头道:“微臣所著之书并非兵书。”

在朱元璋疑惑的目光下,朱昱继续说道:“微臣打算著一本杂书。”

“杂书?”

闻言,朱元璋更疑惑了,这小子好好的兵书不著著什么杂书。

说实在的,朱元璋还有些期待朱昱继续著兵书。

因为作为从马上夺得江山的帝王,朱元璋能看出从朱昱那里得到的那本兵书并没有写完。

然而让朱元璋没想到,朱昱竟不是著兵书。

不待朱元璋开口询问,朱昱便开口道:“如今我大明名将如云,一本兵书有无对于我大明而言并无太大影响。”

“自元末乱世以来,中原大地在陛下的治理下得以恢复民生,百业渐兴。”

“然由于历经战乱,不少知农事、懂手艺之人亡于战乱,这使得我大明有些地方不知农事之人不少。”

“故微臣想著一部包含农事、手工制造的杂书,想以此助大明百姓以事农桑。”

听完朱昱的话,朱元璋则是一脸古怪地看着朱昱。

“你这话的意思是你不但懂军事?你还懂农桑?你还懂手工制艺?”

感觉到朱元璋语气中质疑,朱昱却不好解释什么,只能道:“微臣略懂”。

朱元璋看了朱昱良久才道:“你确定伱要著杂书?而且还要咱将其印发天下?”

“微臣不敢在陛下面前妄言。”

见状,朱元璋沉默片刻方才认真道:“你若著杂书也行,不过关于印发之事,需要咱看过你所著杂书之后,方能决定,你可知咱的意思。”

对于朱元璋的回答,并没有出朱昱所料,毕竟不论在什么时代,农桑之事都不是小事,更不用说如今还是小农经济为主的明朝了。

要是朱昱著的书对农桑之事不但无益,还有害,那么将书广而印发便将危害天下。

于是,朱昱亦是郑重道:“微臣明白。”

看到朱昱模样,朱元璋尽管心里疑惑,但是也只能道:“你能明白便好。”

“皇爷爷!”

就在朱昱感觉此次面圣就要结束的时候。

一道呼唤声打断了朱昱与朱元璋的交谈。

朱昱循声看去。

只见一个五六岁模样的稚子从殿外跑来,其身后还跟着几个太监。

一旁的朱元璋在听到呼唤声那一刹那,脸上已是堆起和蔼的笑容。

“咱的好大孙来了。”

“哎,慢些,小心摔着。”朱元璋关切地提醒道。

这一刻,朱元璋不只是人间的唯一帝王,还是一个痛爱大孙的慈祥爷爷。

“皇爷爷!”

稚子直接扑到朱元璋的怀里。

“陛下恕罪!”

身后紧追不及的几個太监见状纷纷跪拜在地,不断颤抖的身躯已是可以看出太监内心的恐惧。

朱元璋只是看了一眼几个太监,随即便摆了摆手道:“没事,你们下去吧。”

“谢陛下!”

几个太监如蒙大赦,拜谢完后,连忙起身退出大殿。

看着朱元璋掩盖不住的笑容,又看了眼朱元璋怀中的稚子,朱昱也是知晓了稚子的身份。

大明嫡长孙,朱雄英。

“微臣朱昱,见过皇孙”朱昱揖礼道。

闻声,朱雄英扭头看向朱昱,乌黑清澈的眼珠不停地打量着朱昱。

“你也姓朱?”

“是的,殿下,微臣也姓朱。”朱昱微笑回道。

“你是哪位王叔吗?”朱雄英转动着乌亮的眼珠问道。

朱昱微惊,小家伙你这问题问的,你家老朱就在一旁,这皇叔是能随便认的吗。

朱昱连忙道:“微臣不是,微臣只是有幸得同皇姓,并非皇亲。”

一旁的朱元璋看到朱昱的囧样,也是感到好笑,随即看向怀中朱雄英问道:“你这时不陪着你母亲,跑到皇爷爷这里可是有事?”

“没有,孙儿只是想皇爷爷了。”朱雄英水汪汪地眼睛望着朱元璋,摇着头,模样乖巧道。

闻言,朱元璋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看到这爷孙俩温馨的画面,朱昱忽然感觉自己的存在似乎有些尴尬。

朱昱正想着要不要打断这爷孙俩的温馨时刻,好告辞离开时,殿外却传来一阵声响打断了朱昱即将脱口而出的话。

只见一个气质随和大气的中年妇人迈步走进殿内。

看到迈步进入殿内的中年妇人,朱昱不用想已是知道了对方的身份。

大明一代贤后,马皇后。

今天老朱这一家是要开家庭趴体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