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最差的一个品种亩产也达到了三斛,而表现最好的一个品种亩产达到五斛。虽然还没有晒干、脱粒,只是毛重,但这个数字已经够惊人的了,结果公布,围观的民众都是一脸不敢置信。

一年不仅能种两季粮食,产量还能这么高!?

简直不可思议!

贾攸对李睿说:“大司农真是神农再世啊!”

李睿叹气:“神农再世个屁,这点收成简直丢死人了!”

贾攸愕然:“大司农何出此言?”

李睿指着被割掉了穗的谷子杆,恨铁不成钢:“我下了这么多肥料,用了这么多人工,满以为能有个好收成,结果呢?最好的一个品种亩产也才达到六斛,这让我的脸往哪搁?太丢脸了!”

贾攸:“……”

警察叔叔,这里有人装逼,你赶紧过来啊,场面要失控了!

“收成最好的那个品种留种,明年主要种它,其它品种少种点!”李睿恨恨的下令。

从他那咬牙切齿的语气可以听出,他是真的很气愤,不是装的。

司马诠小声问贾攸:“明明是大丰收,而且产量非常高,大司农为何一脸的不高兴?”

贾攸小声说:“他对产量不满意,认为太低了。”

司令诠一脸见了鬼的表情:“这产量还太低了?那要亩产多少斛产量才算高?亩产五斛啊,哪怕是武帝在世时,碰到这样的好事都要告祭太庙了!”

一斛六十斤,亩产五斛,那就是三百斤,这样的产量别说放在四世纪,哪怕是放在解放初期,也算得上是丰收了,毕竟粟最让人不满的地方就是它产量低嘛,亩产一百多斤是常有的事。在这个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没有高产种子的时代,亩产一百来斤甚至八九十斤都属于“收成不错”的水平,亩产三百斤,地方官怕是得当成祥瑞上报,皇帝看到这一祥瑞后得跑去告祭太庙了。

可李睿不满意,很不满意!

司马诠表示他真看不懂李睿了,完全看不懂!

臭着一张脸收完粟,李睿跑去收豆子。

然后他的脸就更臭了。

一亩地只收了百来斤,两斛多一点,三斛都不够!

他瞪着这些不争气的豆子,咬牙切齿:“火速给我晒干,我要拿它们榨豆油做豆腐豆皮豆饼豆酱!”

司马诠不由自主的咽了一口口水。

只有白菜的产量勉强能让李睿满意,这玩意儿的收成那是真的高,亩产几干斤跟玩一样。他解开几棵大白菜的稻草看了看,嘿,里面果然长出了硕大而鲜嫩的叶球。

这年代似乎还没有能够自动结叶球的大白菜品种,至少他目前还没有发现,只能自己动手帮它们一把,没想到还大获成功了。

李睿,你真棒!

现在还不是大白菜最佳的收获时间,所以李睿没有一鼓作气把它们也给收获了。他让人砍了一些,剥去外层的老叶,只留下那个硕大鲜嫩的叶球,自己亲自动手炒了一锅猪油炒大白菜,请前来参观他的试验田的天子、大臣以及老百姓品尝。这不品尝还好,一品尝,天子沉默,大臣流泪,平民百姓相对无言。

原来青菜也可以这么美味!

那他们平时吃的都是些什么呀?杂草吗!?

司马诠吃得腮帮子都鼓了起来,一边咀嚼一边含糊不清的说:“好吃……好吃……朕以后天天吃这个,再也不吃什么葵菜了!”

葵菜现在的人不怎么吃,但在古代可太有名了,从周朝一直到明朝,它一直都是中国古人餐桌上最主要的蔬菜。古人主要吃它的嫩叶和嫩茎,唐朝还流行吃它的种子。这种蔬菜烹调起来有黏液,吃起来滑腻肥嫩,口感还不错。古代油料作物比较少,榨油技术也不大行,食用油匮乏,这种不需要放多少油便能够做得相当美味的蔬菜极受欢迎,成为百菜之首。但是从宋代开始,榨油技术突飞猛进,食用油不再那么匮乏,它马上就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被更加美味但需要放更多油的白菜给取代,到明代,吃它的人已经很少了。

宋明清三代的老百姓表示:百菜唯有白菜好!

嗯,白菜才是最屌的,什么葵菜,咱不认识,一边去!

被李睿这么一搞,只怕葵菜要提前上干年退场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