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

马车慢慢的离开了校门,在柏林的街道上穿梭,转弯抹角,过了些时间停在一间铁匠铺前。

恩斯特推开门,走进屋子,屋子里堆满了杂物,大多是些工具,锤子,斧子……随意的丢弃在地上。

熔炉正在燃烧着火焰,屋子里充满了炭火的味道,炉边还有溅出凝固的铁水。

铁匠铺,当然现在是恩斯特口中的工作室,这里是恩斯特租来的,现在除了原来的铁匠外还雇佣了一位理工科的初中生。恩斯特打断正在给炉子添火的初中生皮特。

“皮特,东西做出来了么?”恩斯特自然的问到。

“老板,做出来了,你看看是不是这样!”说罢从身后的柜台上找出一个木盒子。

打开盒子上的盖子,从里面掏出一个金属物件,一个铜制把手,上面两层厚铁片间夹着薄铁片,这是一个T型剃须刀。

作为穿越者的头等大事当然是搞钱,虽然恩斯特天生是贵族,但是钱是永远都缺的,就不说其他,贵族身份就不保险,后世德意志帝国战败连皇帝都要下台逃亡国外。

自己作为一个小地方的贵族,虽然身份高(黑兴根被吞并前是候国,康斯坦丁是侯爵,如今是普鲁士亲王,地位等同诸侯),霍亨索伦省听着高大上,实际上还没有前世自己所在的县大,人口甚至没有十万。

这样巴掌大的地方,还不是自家独大,隔壁的锡格马林根明显比自家兴旺。

透过历史经验,还是多用现在的贵族身份多捞钱,以后就算帝国亡了,也能安身立命,不至于落魄。

当然这些都是久远的事,恩斯特还不太急切,更多是为了完成恩斯特自己前世内心中的一个大胆想法。

一个人一但到了一定的地位,野心也会随之而来,恩斯特自然也是如此。

了解未来局势的恩斯特自然不看好欧陆的未来,远的不说,眼下就有普鲁士统一德国的一系列战争,等自己老了,还有两次世界大战。

如果未来硬要留在德意志,单就德意志帝国的灭亡就会影响到自己,到那时德国贵族就是待宰的羔羊,拥有在多财富也可能被列强和共和政府剥夺,所以要提前安排后路。

欧洲绝不是善地,这片大陆上风起涌云,列强丛立,英法德俄奥匈都挤在这里,未来还美苏的干涉,所以欧洲是没有未来的,现在反而是欧洲最好的年代,德意志最好的年代。

那恩斯特想要去哪里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前世的工作地点了,坦桑尼亚。

前世了解东非历史时,恩斯特总是感慨颇多,作为德国最有价值的殖民地,德属东非简直就是天选之地。

可惜的是德国最后梭哈,德属东非都没来的急开发,帝国就亡了,当然也和当时德国政府不重视有关。

当前在欧洲没有国家关注东非,英国法国殖民地广大,德国尚未统一,只有葡萄牙人在东非海岸有些许据点,但是除了莫桑比克沿岸的平原外,葡萄牙人并没有深入东非内陆。

前世德国人侵入东非都没遇上像样的抵抗者,唯一留名的只剩下非洲的土著部落。

这些土著还停落在原始部落制社会,可想东非的荒蛮。

但是对于恩斯特来说荒蛮才是好事,只要通过移民,慢慢开发东非,再把处于原始社会制度的土著利用手段调走,那未来不就能轻松建立一个国家么?

首先东非没有什么像样的资源(开发的晚。),很少有殖民者关注。

其次,东非人口少,不像东亚的菲律宾那样人口稠密,殖民者压榨不出人力价值,这也意味着本土人口少。容易驱离,可以避免重演南非事件重演。

最后,东非农业条件好,土地开阔,有开垦价值,其他条件也不差。

在恩斯特眼中,只要自己可以取得东非的管理权,就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王国作为自己以后的退路。

这个王国在世界范围内可能不起眼,但是以后非洲独立浪潮后,自己所建的国家一定可以吊打周边的土著国家。

当然前提是不像布尔人一样犯蠢,既要也要,最后出走国外。

不是恩斯特鄙视,就算是放头猪也可能比后世那些非洲“仁君”要强。

至于为什么恩斯特觉得自己可以在遥远的非洲开创基业,除了自身对非洲环境资源的看好外,还有比利时利奥波德二世这样的“仁君”做榜样。

在列强盯上非洲大陆之前,造成既定事实,最后扯上德意志的旗号,拉拢奥匈和德国,就能在海外为霍亨索伦家族打下一片基业。

当然这一切空想的现实问题是——搞钱,恩斯特现在连殖民的初始资金都拿不出来,自然要用自己几十年的生活经验来赚钱。

没错,眼前这个T型剃须刀就是第一步,这个时候人们还用着那种直柄剃须刀,恩斯特还年轻,没有到胡子拉碴的年纪,但是看到这种直柄剃须刀也感觉脸疼。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