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宫后的朱权坐下没有等多久就等到了想要的声音。

“圣旨到,宁王接旨。”

朱权心中有九成把握肯定这圣旨是让自己即日出发的,但有些不太确定,心中略有些忐忑。

杨妃和朱权一起走出来,提了一下衣角缓缓跪下。

传旨的侍卫见此立刻念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观朱权德行颇优,才能兼备,特命其即日出发前往封地,如无召见,不得离开封地。钦此。”

“臣妾杨妃(儿臣朱权)接旨,叩谢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杨妃和朱权磕头谢恩,然后朱权上前接过圣旨。

传旨的侍卫往前一步小声说道:“陛下说了,三日后王爷再出发,到时有锦衣卫随行以保证安全,领地若有不听令之人可传书朝廷,到时自有安排。”

“多谢侍卫大哥,这是小小意思,不成敬意,还请勿要推辞。”

朱权偷偷给侍卫塞了银两,侍卫立马拒绝,行礼退去。

他收起银两,倒也没为难,将侍卫送走。

等回转后一脸激动,笑道:“母后,我已经得到恩准了。”

“可是,你才14岁,你让娘亲怎么放心得下啊!”杨妃一边叹息,一边欢喜道,“不过也好,伴君如伴虎,你早些离开,也安全些,快让娘亲再看看,今后可能再难相见了……”

杨妃说着两行清泪流下,满目都是担心。

一连两天她都在准备衣物和特色小吃,生怕冻着饿着。

很快到了第三日,朱权一大早就去面见朱元璋。

在大殿之内,朱元璋居于皇位之上,看着一步一步走来的这个第十七子,他总感觉这个儿子以后回闹出大事。

此刻他有些后悔了,不过圣旨已放,这又是自己儿子且年纪还小,又能出什么事呢?只能希望以后一切顺利。

朱权走到一定位置忽地停下拜倒在地,高声喊道:“拜见父皇、拜见皇兄。”

“嗯,起身吧!”

朱元璋眼中有着慈爱浮现,开口说道。

这个儿子是除了四儿子以外他最看好的,如今也要离去了,不禁有些不舍。

他是皇帝,也是一个父亲啊!

朱元璋话刚落,太子朱标就满脸微笑地走向前扶起自己的弟弟。

“权弟,以后若是无事,多来京看看父皇和大哥。遇事多思考一些,你年纪还小,若是有难以解决的事情,记得告诉为兄,为兄定当帮你。”

“多谢大哥,小弟定当谨记在心,大哥的恩情弟弟无以为报,以后定当为大哥戍守边关,让外族无法入关。不过,还请大哥千万保重身体,切勿太过操劳。”

朱权说的字字句句饱含感情,朱标被感动地一把抱住自己的弟弟,轻轻拍了拍朱权的背后。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心中有些开心,兄弟亲近如此,咱还担心什么呢?

“好了,标儿,放开吧,免得耽误行程,权儿,启程吧!”

朱元璋先对朱标挥挥手,示意朱标不要耽误了时间,然后才对朱权说道。

朱权再次行跪拜大礼,三跪九叩。

“儿臣拜别父皇。”

他知道,这次一别,下一次见面就是永别了。

无论是大哥,还是父皇,都是如此。

见朱权如此郑重,朱元璋内心何其感动啊!

行完礼,朱权走出了大殿。

这一去,龙游天地,无人可遏。

马车和锦衣卫早就准备好了,在皇宫门口等着。

朱权在侍女的搀扶下进入了马车,随着马夫吆喝一声,马车徐徐向前而去。

随着马车没入天地相接之处,一个妇人走到宫门口,默默为自己儿子祈祷着。

瘦马慢慢行着,长时间的行驶让马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途中停下来吃了好几次草。

在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喜峰关才终于出现在眼前。

喜峰关地势险要,恰好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其城墙依山而建,足有二十来米高,上面设有城楼和守卫,宛如金汤铁壁。

此时,在那城门之下,不仅仅站着守门的士兵,还有着一行将领模样的人站在外面。

领头的乃是一个四十来岁的黑脸汉子,这大汉身着轻盔将服,腰臂浑圆,宛如黑熊一般。

他似乎跺一跺脚,这大山也要抖一抖似的,气势十足。

别看他外形如此粗犷,但是那一双眼睛却乌黑明亮,显出十足的精明来,而这个人自然就是喜峰关关的主守将军托罗了。

在陀螺的身边,乃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副将,此人相貌和他颇有几分相似。

其右脸上有一小段刀疤,平添了几许狠色。

这人名叫罗丝,乃是托罗家的远亲,同时也是他的心腹之一。

除了这二人外,还有四名副将和其他将领。

这些人年纪大多在三十岁左右,身着铠甲,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