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要拿来干嘛?扩建厂房?增加设备?

这些左建设自己的钱就够了。哪有什么必要给银行赚利息?

至于改善生活什么的,左建设也没有太狂热的追求。

左建设这样的行为模式,听起来,怎么都不太像是温州商人,半点冒险精神都没有。

其实不然。

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商人,爱冒险,那都是被没钱给逼的;后来的温州商人爱冒险,那都是被银行给逼的。

既是冒险,那无非就冒出两条路,要么活路,要么死路。冒出死路的,要怎么破釜沉舟,痛定思痛重新找到活路就不说了。

先说说冒出活路来的。

穷怕了的温州人,跋山涉水,满世界找赚钱的地方,有一部分人就找到了赚钱的好方法。但是自己手头的资金有限,如果不增加投资,就得眼睁睁地看着一大堆钱从指缝中溜走。

可是,改革开放初期,温州就是个又穷又小的破地方,人民银行也不可能拨一大笔钱下来专供温州商人贷款,而且那个时候,温州压根就没有几个人知道,贷款是个什么玩意儿。

国家的钱是没有办法拿到了,但乡里乡亲,大多知道谁出去赚了钱回来。听说有门路的人,需要筹钱去赚更多的钱,亲戚朋友就把自己攒下的各种老婆本,棺材本什么的全都往那人家里送。

温州至今都是个人情社会。乡里乡亲的,知道你赚钱了,就和你说,你找银行贷什么款啊,还得给银行利息,不如你带着我们的钱,顺便帮我们赚点利息回来。

温州广为人知的“民间借贷”,就是这么起步的。

最初民间借贷的金额也不会太大,邻里们深怕会赚了很多钱的人,不收自己那点小钱,多的是连借条都没有要,钱放下了就走的。

左建设没有经历过97、98年的金融危机,或者说那次的金融危机,他一个搞小工厂的,还没有什么资格经历。但o7、o8年就不一样了。

和左建设还算有点交情的大商人,光跳楼的就有两个。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