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宫。

文武百官或皱眉,或叹息焦虑,大殿上气氛紧张。

就在刚刚,上郡派信使来报。

匈奴从两侧包围,突然来犯,打得秦军措手不及。

将领王贲率先领命出征,行军途中却遭遇埋伏,一行百余人奋力杀敌,却只有不足十人生还,王贲则是身受重伤。

回城途中,又得知冒顿亲自领兵,将公子扶苏在内的上千人包围城中。

双方僵持已有两日。

王贲派人杀出一条血路,将战报送回咸阳。

如今双方战况不得而知。

听到这消息,群臣心中压抑。

要知道王贲继承王翦勇猛,连灭魏、燕、赵、齐四国,是大秦一员虎将。

如今连他在与匈奴对战都遭遇败局,大秦,危矣。

嬴政一身黑袍,坐在龙椅上,面色铁青。

大秦当年何其威猛,连灭六国,如今却突遇惨败。

甚至,自己的儿子,大秦的大皇子,扶苏,竟然被人困在城中!

匈奴这是把铁骑踩在大秦头上践踏。

活生生的挑衅!

这口气,大秦怎能咽下!

李斯眼球一转,一脸严肃走上前。

“回禀陛下,我秦军一直骁勇善战,和匈奴对峙多年,也一直处于上风。上郡的防守一向极为严苛,怎么叫那匈奴人偷袭!”

“依臣之见,这里绝没有那么简单。说不定是有人里应外合,加害大秦忠良。”

勾结外邦,背叛大秦!

此乃大罪!

被砍头还不够,甚至会株连九族!

一时间,群臣鸦雀无声,目光不安地在李斯和嬴政脸上徘徊。

嬴政脸色越发难看。

他心里很清楚,李斯话中所指之人。

但,他不信。

突然,一道雄厚的声音从殿外传来。

“李斯你这小人!只会些背后捅刀子的诡计!”

看清来者,群臣大惊。

没想到连已经避世的王翦王老将军都被惊动!

王贲乃王翦之子,今早得了消息,王翦一时心急,险些一口气没上来,交代过去。

好不容易稳定些,便急匆匆地来上朝。

上郡战事失利,王贲又不在城中,他猜想,朝上那些满怀心计的小人肯定会抓紧机会泼脏水陷害。

果不其然。

还不等踏进殿门,便听见李斯刚才那番话。

眼前又是一阵眩晕。

不等好转,便怒不可遏地冲上来。

王翦是军中资历最深厚的老人,王家父子更是一路陪同嬴政统一六国。

一见他来,群臣更不敢言。

战栗地站在一侧,预感今日大殿上会有一场血雨腥风。

李斯作为丞相,只是象征性地同王翦问候,随后又是一阵阴阳怪气。

“王老将军这是被人戳破心事,急了?只是我刚才并未指名道姓,老将军此番倒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王贲是你儿子,他有多少能耐,你再清楚不过。想当年连灭四国,何其威风,如今却栽在小小匈奴手上,王老将军真就敢保证,这里面什么事情都没有吗?”

话音一落,群臣皆倒吸口凉气。

李斯不愧是丞相。

太大胆了!

敢当着王翦的面说出这些话,也只有他了。

同时,他的目的也达到。

不少人开始用怀疑的目光转向王翦。

只是碍于王家,谁也没有说出来。

王翦被气到吹胡子瞪眼,眼瞧着要与这厮再度争论。

一旁,蒙武板着脸,及时站出。

“丞相,怕不是弄错了重点。眼下,难道不应该是派人解除困局,救出大皇子等人,争论这些,有意义吗。”

站在一侧的赵高迟迟未张口。

见此,也跟着站出来。

“蒙将军言之有理,陛下,奴才倒有一计。匈奴屡次来犯,无非是想夺地,不如我们就让他一块地,签订双方和平相处合约。”

“反正我大秦疆土辽阔,也不差这一小块地,拿来换双方百姓安宁,划算的很。”

这狗奴才安得竟是这样的心!

等赵高一说完,蒙武脸色大变。

要不是看在这是朝堂,他早就一脚踹上去。

让地?

亏他想的出来!

冷笑。

“中车府令,这种懦夫的行为,亏你想得出来!你是想让我大秦成为笑柄吗!”

“我老蒙戎马一生,遇到多少九死一生,从没想过逃!你现在要不战而降,做梦!”

赵高被啐了一脸。

心中怨气已经积攒老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