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横舟没有过多关注分数。

他心里头挂念着那种上头的代入感。

快点让他去演一场戏,再不演这感觉就要没了!

“恭喜宿主完成片段【真实讲诉,记录人生】的训练。

本次训练最终评分:90分。

当前片段路人观后感:云里雾里,但我懂。

徐横舟:快让我演戏,不然我才抓到的云里雾里的感觉就要随风而逝了!

……

片场,风儿喧嚣。

此时陈建宾悄悄路过,大胆发言:“贾导,让徐横舟演我演的那个角色!”

贾樟轲导演立刻点头:“行啊,就七分钟自述那段戏。”

《二十四城记》里宋卫东这个角色就是陈建宾演的。

才演完小半年,还热乎着。

陈建宾对这個角色的台词很熟,问徐横舟:“要我给你对对台词吗?”

徐横舟摇头,“七遍”人设不崩:“我对这部电影的台词非常熟悉,现在就能演。”

贾樟轲稍一点头,神情看不出好坏:“很好啊,那你现在演。”

徐横舟看一眼自己身上穿着的“郭嘉套装”:“我先去换个衣服吧?”

“不用换衣服了。”贾樟轲言语间若有所指:“让我看看你怎么把违和演到不违和。”

“好……吧。”

徐横舟没多想,他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把刚才训练中抓到的那一丝灵光,运用到当前的表演中。

导演高希和贾章轲、陈建宾熟悉得不行,这刚被陈建宾拉着过来,听完整了事情始末,就乐呵呵地大手一挥,让现场工作人员搬来了桌椅。

然后把一台摄像机放在桌椅对面。

再拉着贾樟轲和陈建宾到摄像机后头,充当电影中为了拍摄纪录片进行采访的导演,三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徐横舟。

徐横舟半点不虚,因为他已经察觉不到对面的情况了,他完全进入了自己的世界中。

二十四城芙蓉花,锦官自昔称繁花。

《二十四城记》讲述的是一个工厂从繁荣到衰落的过程。

工人们的生活映照出了整个大时代的磅礴。

徐横舟燃了一支烟,也不抽,嗅一嗅,夹在指间。

言语间就是在回答一个正常的采访。

而且又因为本身在工厂是副主任的原因,经常接受厂里工会的采访,完全感觉不到一丝拘谨。

反而直接看向镜头后面的导演,唠家常一般的口吻讲述着当下自己与工厂的处境:

“我们用这个转让土地的钱,在新都那边盖了一个新的工业园。”

即将成为灰烬的成发集团420厂(又名国营新都机械厂),它过去是1958以前沈阳造飞机零组件兵工厂的前身。

当兵工厂转为机械厂时,兵工厂长官便有致词:“这不是真的结束,而是阵地转移。”

于是工人们齐心协力经营机械厂。

而在2008年这里却即将成为川都新一批的高级住宅区《二十四城》。

兵工业厂区可以迁去新地“再创辉煌”,国营的房产建设公司可以起高楼。

机械厂的工人们又该听谁指挥,何去何从呢?

宋卫东不知道,但他也没有很担忧。

起码在当下,在此刻,宋卫东非常乐观。

徐横舟带着一些瞎侃的口吻,对着镜头后的导演说话。

“这个啊,后头这个车间陆续就要搬迁了,咱们现在这个办公室将来就是一个五星级的酒店。”

陈建宾一脸兴味,他几乎是立刻就发现了徐横舟的演法和自己的演法完全不同。

他自己演这段戏,处于一个局外人的游离状态,只是单纯有事说事。

而徐横舟要大胆许多。

徐横舟在这一段伪纪录片的纪实场景中,让角色拥有了非常强烈的情感。

或者是说让镜头下的画面质感变得生动了起来。

这对于纪录片而言,可能是致命的。

因为纪录片的镜头语言是平静克制的,是纪实冷漠的。

但对于一部剧情部分与伪记录部分虚虚实实相结合的电影而言,陈建宾竟然意外地觉得毫不违和。

导演贾樟轲原本一直戴着墨镜,此时把墨镜摘下来杵着下巴,眯着眼睛看徐横舟的这段表演。

熟悉这位导演的人都知道,当这位导演对某一个人或者是某一件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时,就会习惯性地拿点东西杵着下巴,然后眯起眼睛专注观察。

贾章轲觉得自己被徐横舟一开始所说的看了七遍电影给误导了。

原本以为这个年轻演员既然看了这么多遍电影,又自称把台词记得很熟,那么,演绎方式肯定也会与电影里角色的表达方式相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