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眼听语音

现在我们来谈谈佛眼。

到此为止,我算勉强说了一些关于前四种眼的解说。可是关于佛眼,我确实无法说什么,因为无论我说什么,都是隔靴抓痒,不会中鹄的。

但我也很明白,我不能就此停止,站在这里,一声不响,像佛陀那样,就只举起一朵金色莲花。不仅我没有像佛陀那种透过沉默能够传达了解的辐射力,而且诸位也不会满意。那是可以了解的,因为不但我们的眼是肉眼、我们的耳朵和意识也同样都是肉体的,所以我们必须使它们满足。因此,我总得说上一点儿:

一、诸位一定会注意到,当我谈到前面四种眼的时候,总有一个主体和一个客体。譬如说,就肉眼而言,人是主体,世间现象是客体就慧眼而言,阿罗汉是主体,空是客体当我说法眼时,菩萨是主体而宇宙间万千境界是客体。然而,现在谈到佛眼时,倘若说佛是主体而宇宙是客体,那就绝对错了。因为佛与宇宙之间区别已经不再存在佛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佛。倘若说佛拥有佛眼,这话是同样的错误,因为佛与佛眼之间也没有差别佛眼就是佛而佛就是佛眼。简而言之,诸位所能提到的任何相对观念,在佛眼下都不再存在。甚至空也不存在,因为空就是佛,而佛就是空。

二、我对佛眼想说的第二点,是关于无限的无限概念。我说无限的无限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我们说人类宇宙观的概念是无限的,那么拿它和佛陀宇宙观的体验相比较,只就有如一个泡沫在大海之中。这是不可信的吗?是的,这是难信的。但是让我们想想数学里说些什么。诸位知道一次乘方是一条直线两次乘方是一个平面或面积三次乘方代表一体积或空间,其大小已经可能是无限的了。现在四次乘方怎样呢?五次乘方以至若干次乘方又是怎么样的呢?如果诸位能向我解释若干次乘方代表的是什么,诸位对佛陀的宇宙观无限的无限就已有点了解了。

三、我对佛眼想说的第三点是瞬息性和一发即到性,这又是一个很难为人们了解的概念。对我们来说,时间的持续是一件确确实实的事。因为有这个时间的因素,人从一个婴孩长大为青年、成人和老年等等。若说在佛眼之下时间是不存在的,这是我们不能了解的。那就是佛眼之所以为佛眼。亿万年无异于一刹那。照我们的宇宙观看来,距离地球以亿万光年计的世界,佛可以在一瞬间到达,这是如何的奇迹!

四、关于佛眼的第四点是互摄互入的总体性与无不涵摄性。诸位中可能看过一部叫黄色潜艇的电影。在那电影里,有一个真空吸管的怪物,它能吸进任何遇到的东西,在它吸完世界上一切东西以后,它开始吸它所站着的大地。真空吸管是如此有力,以致它把整个地球吸到了自己身体里面,于是它也吸进了它自己。这一个描写可以给诸位一些无不涵摄的概念。

综结而言,我对佛眼提到了下列四点:

一、无主体与客体,那是绝对待,没有相对概念

二、无限的无限,那是绝空间,没有空间概念

三、瞬息性和一发即到性,那是绝时间,没有时间概念

四、总体性和无不涵摄性,那是无空无,没有空无所有的概念。

这是佛眼的四种概念。

在我结束今天的讲话前,我要给诸位再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一对夫妇,常要争吵,后来他们听到了五眼的说法。有一天他们又开始吵嘴了,看起来那又将是一次像往常一样的争吵,弄得夫妻两人都恼怒非常,气愤颓丧,以致他们可以好几天见面不讲话。正在这当儿,忽然丈夫说:现在我在用我的天眼,呀!你只不过是一具骨架,我为什么要跟一具骨架争吵呢?妻子静默了一会儿,然后放声大笑。丈夫问她:你现在干什么?妻子说:我正在用我的慧眼,你已经消失了。现在没有什么可以恼我了。我很快乐的在“空”的境界里。然后他们两个都大笑着说:还是让我们都用我们的法眼吧。虽然我们都是假相,但让我们在这个境界中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吧。

今天我们庆祝这位伟人释迦牟尼佛的生日,智海法师还要赠送诸位一个大生日蛋糕。我现在所赠送的只是一些生日糖果而已。我的生日糖果是这句忠告:不要总是用你的肉眼,要把视界扩大。不要让你的心老是被这个细窄地段中所见到的事物弄得神魂颠倒。把窄带打破,把视界扩大,发展张开你的天眼。渐渐地发展张开你的慧眼。到了这个境地后,请诸位想着在那广大炽热的生死大漠中挣扎的许多同胞以及别的可怜众生张开你的法眼。最后我希望诸位全都有佛眼,诸位都成佛。

十界,佛教用语,天台宗合称六道凡四圣为十界。又称十法界。此概括一切凡圣迷悟之境界,即1地狱界,2饿鬼界,3畜生界,4修罗界,5人间界,6天上界,7声闻界,8缘觉界,9菩萨界,10佛界。

十界

性质

佛教用语

定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