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着笑,楼迎珍也给面子摸了一下,责备道,“这么珍贵的书本你就这么放着?”赵云呵呵笑着说,“没事,这些书籍纸张都经过特殊处理的,而且有专门的地方保存,在我这里就是拿出来透透气,自己把玩一下,我看完就换一批。”

对赵云的收藏师父不仅咂舌,高兴的说,“正好这些天我也好好欣赏一下。”小心的把书籍又放了回去,又看了博古架上放的小玩意,扭头看见墙上的快雨时晴帖,一下子被吸引住,见就是一个光贴,没有拓跋,没有钤印,不禁手指乱动隔空临了几笔。想起刚才赵云模仿王羲之写的几行字,还有答应的兰亭序兴奋的说道,“这个是你写的吧?好字,好字!”

赵云摇摇头,“这个是真迹。世面流传的几幅都是王宪和赵徽宗仿的。这两人最喜欢干这事,造了不少的赝品。真迹刚流传出来,就被晋帝收藏,被临摹了十六策高仿本,赏赐群臣。传到唐太宗时,驾崩后就要将收藏的3600件二王的真迹陪葬。当时的礼部尚书许敬宗和褚遂良不忍心,里应外合偷梁换柱将真迹换出来,后来就流传到我师门。因为忌讳所以将唐太宗的钤印割去,你看这里就有挖掉后装裱上的印子,当时的技术还是很厉害的隔了四五百年印子才显露出来,这是后来又装裱了一次的。”说着掏出一个夜视仪模样的眼镜递给师父。

师父戴上眼镜,一片浅浅的红光下,果然在“山阴张侯”上方有竖立并排的两个小四方的影子。拿下眼睛,肉眼怎么也没有分辨出修补的痕迹。

听到这样的秘闻,师父惊得目瞪口呆,赵云得意的继续说道,“褚遂良干了这么天大的事情,也不能说出去,心里憋得难受,就想了个办法,在装裱这幅字帖时,在后面又夹了一层将这件事记录下来,我这里有晋仿的两本,唐仿的三本,再加上这个一共六福快雨时晴帖。就是发现了夹层才知道这最不起眼的才是真迹,明天我拿出来放在一起让师父一块鉴赏一下。”

美玉。。。不是,美字在前,师父赵云二人,左欣右赏,上临下摹。为这“天下法书第一”膜拜不已,一个称赞“古朴文雅,劲园收敛”,一个接到“自然优雅,气满神足”。。。

这个怎么说呢,一个人单机怎么能比得上联网互动的快乐。同样这心头同好有人一块分享,最重要的是发现这件事的是赵云本人,说一千一万遍都不嫌烦。

作为权倾天下的地下之王,赵云说要收藏快雨时晴帖,谁让这个后世名气最大,无论是主动送上还是被加价收购,结果一共收集上来八幅快雨时晴帖都快闪瞎赵云的黄金狗眼。把玩鉴赏下,都算是真迹,就没听说原本的事情都是摹本,去掉了两幅宋仿本,剩下的六幅赵云也是激动地没事就把玩临摹,其他的快雨时晴帖有后人加裱追加的各种题跋字画,就这幅真迹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

也是抚摸把玩下,一个是因为已经装裱四百多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微小的差异,另一个当时赵云已经三十多级,细微的控制让赵云敏锐的察觉到了被补的窟窿,好奇之下亲自动手拆裱修复,反正手上有六幅字,也不是特别在意,结果就发现了这个惊天大炸弹。

亲手发现证明了真迹的存在,赵云乐得给琼州中小学连着发了三天的是赏钱,激动地都没敢自己动手,找来最好的两位装裱大师把这真迹和褚遂良的书信一块装裱了出来。这是赵云在宋朝50年里认为最值得纪念的一件事。当然现在排第二了,第一是收获平蛋。

正当两人心神激荡,恣意忘怀之际,一声咳嗽打断了两人,“那字什么时候都可以看,中午还要不要休息。”师父赵云对视一笑,师父无奈的表情充分说明了家庭地位。

赵云歉意的转身对楼迎珍说,“一时忘怀,忘了老师师父今天车舟劳累,这边次卧已经收拾好了,床单被罩都是新浆洗过的。老师和师父先午休一下吧。”

伸手接过笨笨,笨笨哼唧的抱怨了两下,被赵云在小屁屁上轻拍了一巴掌。

领着老师两人去休息,赵云回到客厅关了电视,给新大哥又打了个电话问了师父书桌的尺寸,说是给师父定一块写字板。把赵兴夫听的都是一愣,什么写字板?连电脑的吗?要多大的还要定做,赵云也没细说,问好了尺寸就挂了电话。

还没有喘口气,就被老孙见缝插针要求履行每天一小时的政务工作。赵云无可无不可,打开一个平板,查看起诺亚的政务。

热闹非凡的两地互访已经结束,现在两地各设立办事处,可以连通电话,而且奥尔加市和新西杭市两地现在有飞艇航班,一天一班载人200,载货500吨,八个小时到达每天早上八点对发。当然你懂得,话费和船票感人,大股东毕竟是老孙嘛。

如何有特色的发展和交流,都摆在两边政务面前,特别是新的生育法颁布更是掀起轩然大波,一面鼓励生育,对新生的从孩子到父母各种物质和金钱的补助一面从现在开始十岁以下人口不将官方发布的功夫锻炼突破到初级阶段,可以结婚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