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公司以后,虽然我有心,然而种种巧合,都促使我和闻青迅速成为知交好友。我表面云淡风轻,只号称是她的一个男闺蜜。  实际,早已深陷不拔。    记得我们公司有一次召开公司全体会议,闻青迟到了,匆匆忙忙从后门溜进来,我身旁刚好空着位置,于是对她打着手势,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坐在我身旁,翻开会议纪要的本子,大家清一色的黑色记录本,唯独我们两个并排坐在一起,齐刷刷地在桌面上翻开的本子,我们两个相视一笑,是Moleskine的牌子。    记得闻青有几天特别忙,她陆续收到包裹快递,和花店的鲜花。可是我分明看着她开心的眼神里面,对着大百合和康乃馨的组合,带着一丝无奈与好笑。  原来,这是她的生日。    我故意去花店挑选了的郁金香花篮,然后苦着脸对她说:“有奇怪的同学过生日居然送个漂亮的花篮给我,我一个大男生,没处摆放,拿不出去。”  “咦?你也生日?我们一样耶。”闻青惊喜地拉着我说,实在太巧。“不过这个花真的很好看啊,插花艺术,恩恩,果然要这样配才好看。”聊天着,后来半推半就,她红着脸,收下了我的“生日礼物”。  稍后,她就拿着一个仿石头的复古盆子,栽满小小胖胖的多肉植物,说要交换礼物给我,笑嘻嘻叫我不要嫌弃。  我怎么会嫌弃?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小植物,是最近新兴的办公室盆栽。前一阵子,就总听闻青和同事说自己大出血,买了一批韩国进口的品种,没想到其中一盆,她送了给我。我小心翼翼放在桌面,小小盆栽颜色搭配,错落有致,扫了一眼她办公桌下乱七八糟的花,我也好笑了一下,怪不得那些花束她都拿花瓶重新插,换了我,也嫌弃。    有一天,闻青送文件到我办公室,顺便和我聊天几句,看到我桌面上摆着的查理芒格的书,“咦”了一句,非要借去。    我故意逗她,“有什么好处?”  “不会吧,我借来看看而已。”闻青扁一下嘴。    “没办法,这本书断货啊。”我哄抬书的价格,其实这本书放在办公桌,从来没有人多问一句。即使,它好看。  “我当然知道啊,我居然没有买到。”闻青瞪了我一眼,不甘心的嘟囔,有些质疑自己的购买能力。    “好吧。我刚看几页,先借你。”我故作大方,心里却兴奋感激作者。  我想起查理芒格的一句名言:我认识一位制造吊钩的人,他制作了一些闪闪发光的绿色和紫色的鱼饵。别人问,“鱼会喜欢这些鱼饵吗?查理?”  他说,“我可并不是把鱼饵卖给鱼的呀。”  我觉得真是至理名言。    这本书又一次拉近了我和闻青间的距离,我们开始偶尔分享阅读的事情。读书就像穿内裤,其实不应该拿出来分享的,因为你有可能没穿。我甚少和别人分享这件事,不知道闻青是否懂得,这已然是我的最近距离。    有一次吃饭,闻青顺手递给我一本书,恰好是我想买还未买的书籍。网络上有很多推荐理由,理由之一是第一时间阅读的读者更有机会在未来若干年更富有。我正毅然决然要买。生活中有些事,我就是没原则的,你能打动我,我就冲动,甚至激动。  我正要找出时间购买,闻青就把这本书送到了我面前。    “谢谢。”我衷心致谢。我想问她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一本。  “世界读书日啊,网上图书打折。”闻青笑,“反正我也买。多你这一本,正好搞活动,送我一本今年的台历。”  “你也有这样贪心的时候?”我哂笑。  “嗯嗯。贪心。”闻青点头,“看吧,路遥知马力。”    我随便对于闻青的几个回忆,突然有点好笑,听起来倒好像我一直占她便宜。我可不是什么喜欢物质的拜金主义。  因为我选择和郑真真在一起,至少,郑真真家真的不富裕。    和闻青混迹一段,怎么会不认识郑真真,这个出现在她口中的高频率人士。说实话,我对于郑真真第一印象是不好的。    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闻青说要一起吃饭,说要介绍她最好的朋友给我。闻青这一天也不知道遇到什么喜事,随便一眼就能够看出,她今天是特意打扮过的。  我当时心里就有一种不好的感觉,难道闻青知道了我的用意?还是,她的男朋友?    “男的女的?”我假装不在意地问。  “怎么了?”闻青一脸甜蜜。  “问问。谁值得你这么隆重介绍一次。”我淡淡说到,头一次讨厌看到她这样的笑容。    “女的啦,女的。”闻青回答给我。  “哦。”我心下一喜,嘴角就咧开了,心中顿时充满勇气,“第一次见面,中午要我请吧,去上次你喜欢的agua吃西餐,还是鸟屯吃日料?”    “都不是。今天听我的,去吃爷爷家的饭。”闻青笑吟吟拉着我。  “爷爷家的饭?是哪里?”叫我大跌眼镜的是,她居然选择了垃圾食品肯德基。    “这是郑真真。”闻青介绍。“我们一般见面总是在这里。”  “为什么叫爷爷家的饭?”我好奇。  “你好。”被介绍的朋友郑真真主动对我解释说,“这是我和闻青的习惯用法,如果是肯德基,就是吃爷爷家的饭,如果是麦当劳,就是叔叔家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