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这么一闹,又有盛四郎在一边比着,估计跟水家是结不成亲了,只得过去搀扶了他娘,辞谢了媒婆,也出了水家小院。    文家一退,看热闹的都悄悄走了一小半。  本来挺高兴的事,却是接二连三的闹成了这样,水老爹原本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下来,看向盛四郎。  “盛四郎,你家可有什么亲戚反对这门婚事的没有?”  这盛四郎虽然亲爹亲娘都没了,可还有后娘和兄弟们呢,一会再蹦出几个来,那水家的面子可就要丢尽了!  盛四郎原本来求亲倒是志在必得的,可看到文秀才就觉得少了几分把握,毕竟,秀才是有功名的,他虽说有些家底,却还没成富商呢,再说文秀才的模样,正是小娘子们喜欢的斯文小白脸,他成年在外跑商,就哂得有些黑了。    这会儿听水老爹这么说,盛四郎赶紧微微躬身,拱了拱手道,“阿叔放心,晚辈早就分了家,分家文书都在手里,各自婚嫁互不相干的……”  果然还是单帮一个自在啊!    水大娘出去送客,文家母子前脚才踏出院门,水大娘就道了慢走,转身回来了。  这一回来就见她家男人拍着盛四郎的肩膀,语重心长,“好,我今儿就给你个痛快话,这门亲事,我应下了!”  水大娘,“……”    说话间,惠平城三条巷水家小娘子就跟本城的商家子盛四郎定下了亲事,而千里迢迢替世子爷求亲的石北却还奔波在路上。  从京城到惠平城,一共六百二十里的路,石北一行人只用了八天就赶了一大半的路,算得上神速。到了第九天上,算着赶天黑前,应该能到惠平城,一直紧赶慢赶的众人都忍不住松了口气去。    这一行人里头,石北身份和武功最高,求亲的信物和书信都是他保管着。  除了石北外,还有两名专门负责聘礼的小管事,这两位管事,一位王管事二十五六岁,一位赵管事三十三岁,都在定海侯府里帐房做事,平时负责收租采买等,都是精明能干,办事老到的,这回跟着石侍卫下江南,一开始还不知道是要做什么,临到半路,石侍卫才拿出世子爷的亲笔信,说是要去向未来世子夫人家提亲,五万银两都已备好,两位管事路过大城时,可自主添些小件好携带的贵重珍玩添在聘礼里头,到了惠平城,那上等茶叶酒水喜饼山货海货这些自不必赘言……    这可让两名管事又惊又喜:这可是给世子夫人下订啊!这事要是办好了,不光世子爷满意,还能在未来的世子夫人面前露个脸,卖个好,将来何愁没有前程?  不过队伍行出一半,石侍卫的天性……就尽显了。    这队伍里,不是骑在马上的侍卫,就是装着聘礼的马车,一路上晓行夜宿,睁开眼吃过饭就赶路,半点偷闲的工夫都没有,像他们这种不常骑马的,大腿都被磨掉了皮了,而石侍卫可倒好,总是斜眼,撇嘴,砸舌地嫌弃速度不够快,还动不动就在大家伙面前得瑟他的轻功。  石北是这样得瑟的。  比如说离住宿的驿馆还有两个时辰的路,石北就洋洋得意地下了马,表示要先去给车队探探路……于是一阵风似地不见影儿了。    等过半个时辰他又回来了,嘴里还叼着根酱排骨,说这是驿馆今晚最好的菜色,上等客房他都订好了,只等着大家过去了,可惜这车队太慢,太慢,太慢……不行了,他得到驿馆泡个澡先……又不见影了……  等大家伙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就看见石北大爷他正披着湿头发坐在驿馆的屋顶上吹风呢!  要不是石北在队伍里的位置名义上最高,大家伙都恨不得给他套个麻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