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钥匙打开挂在门外的锁之后,文琪轻轻一推,门发出刺耳的“吱呀”声,紧接着就掉下来一堆灰,惹得众人纷纷打了喷嚏。    郑宇用力晃了晃大门,然后对文琪说:“我回头上山给你弄颗好树下来,你找人做个新门。”文琪也觉得这门不靠谱,就点头说了声谢谢。    文中平媳妇翻了个白眼,忍不住打了个岔。“你们做个门,还要自己去山上先砍树,回来劈成木板,再找木匠做?得了吧,都像你们这样,谁也甭过日子了。回头我让中平去找下谢老四,他给做好新门,还帮忙安装。小琪你直接给他二十个铜板就成了。”    文琪不好意思地摸摸头,她这才反应过来,要真是自己去找木头,那门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换好呢。    院子里大概有五六十平的地皮,因为都长了杂草,所以没办法看出原主人在上面种过什么。文琪在心里把地规划了一下,打算种点辣椒、葱蒜什么的。    过了院子,直接就进了正屋。    堂室里面摆了一张红木桌子,墙面上本来挂着什么东西,但是估计都被原主人取走了,现在只剩下一些木钉。木钉时间久了就得换,文琪把这事记在心里,打算等上山拿下来自己的东西之后,再好好规划怎么放。    从堂屋往左走,是一条过道,左边有两间屋子,走到最里面往右走,也就是堂屋后面的位置,那是一间厨房。厕所要从厨房的后门出去才能见到。因为这房子是靠着挖开的山体做的,从厨房后门出去之后,还有一个有前院一半大的院子,靠右边建了一个厕所,左边是生了杂草的平地,靠近里边的地方搭了一个棚子,用于堆放木柴。只是过了这么久,木柴大多也受潮了。    堂屋右边是一间大屋子,这房子是坐北朝南的,所以右边的屋子对着东方,采光十分不错。文琪往里面看了一眼,虽然灰尘积了几指厚,这屋子却一点都没有受潮。她决定要住这间屋子。  这家没有建阁楼,房子里面比较显高,人住着也舒坦。    一群人把屋子转了一圈,互相之间也都熟了。文中平媳妇让文琪直接喊她文婶子,还对她说了些村里的重要人物,比如说村长啊、木匠啊、瓦匠啊,都是些很有可能会去求助的人。    这屋子虽然不小,但里面房屋分的不多,所以打扫起来稍微方便了一点。文琪把带来的兔肉分别给了文婶子、郑宇,她现在没时间处理肉。文婶子晚上就把兔肉做了,留文琪两个人在她家吃晚饭,然后又过去打扫。直到天色完全变暗,这屋子才打扫的差不多了。    “今儿就这样吧,至于前后院的杂草,等你自己有空闲了,再慢慢打理。”文婶子擦了擦汗,就要带着小女儿回去。    文琪赶紧出去送她,“谢谢您了,我回头上山,再弄两只鸡给你家。”    “哎呦这就算了吧,乡里乡亲的,我也就搭把手而已。你今天上午不是给了我家一只嘛,而且又拿了兔肉,就别再弄了。你一个姑娘家要过日子也不容易,省着点。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来我家找我。”    这个村子比文琪想象的更好。她觉得自己可能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吧,不然怎么会一直遇到好人呢。    郑宇见文婶子走了,他也没多留,赶紧跟文琪说了一声,就回了自己家。    古代毕竟还是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在的,文琪没有留郑宇。她想着下次上山的时候,问问郑宇可缺什么东西,她要是能弄到的话,就送他点。    文婶子之前从自家抱了一床被子过来,算是借文琪先用着的。青阳村是比较富裕的村子,家家户户都有多余的被褥,倒是不介意借出来给人应应急。    “我之前用的是郑宇的东西,等我赚了钱,还得想办法还给他。新房子得买新的床上用品,这个记下。我在山上做的竹锄头一点都不好用,得买铁的,顺便买把菜刀、剁骨刀……”时隔多年又躺在了木质床上,文琪惬意地念叨着要备置什么东西,然后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文琪在村里转了一圈,又认识了一户人家,他家儿子是在镇上打铁的,文琪就预定了一把锄头、一把镰刀、一把砍刀、一把菜刀、一把剁骨刀。另外她还请瓦匠给她在院子里搭了个大鸡圈。    她顺便了解了一下这里的物价,觉得自己短期内是赚不到钱的,就从文家那些遗物里取了一些银两出来,拜托文婶子帮忙买些东西。    她记下自己用了多少钱,承诺自己一定会还回来的。    除了房产,文家也买了几块地,其中有两亩上好的水田,一亩中等水田,这些基本都是用来种稻子的。文琪穿越时带了小麦种子,但是这里气候估计跟华国中部偏南一点的地域类似,雨水比较充足,根本不适合种小麦。文琪每年也就种一小片地算个意思,反正她没办法把小麦磨成粉,种出来也不好吃。    另外文家还买了四亩旱地,这个用来种菜、种药草、种果树都随意。村长每年都会核对地里种了什么东西,水稻田每亩地要交五十个铜板的年税,旱地看种的什么,药草这一类只收五个铜板,菜地收七个铜板,果树收十个铜板。    总体来说,这平王朝的赋税都是极低的,怪不得青阳村过的这么好。    到第三日上午,文琪又去找了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