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的地方效力一直到死。

“呀呵”,刘浩一下来了兴致。“说说你以前给犯了啥前科了,是杀人越货,还是拦道劫财啊。我猜猜,你老是那么喜欢砍人脑袋,以前绝对是个杀才”!

“我以前是个秀才”。

“秀才啊!难怪你那么喜欢砍人家........”,刘浩差点被自己的话给噎着了,“啥,你是个秀才!你,就你…….”?

刘浩看着杨定河,张着嘴,就差掉一地牙了。这古代的秀才应该是啥样的?十指不沾阳春水,手无缚鸡之力,走一步路摔十个跟头,风大点就能上天,穿长衫,晃脑袋,嘴里离开之乎者也就不会说话的那种人。刘浩又不是没见过,在岛上教一群大老粗认字的那个半老头子就是个秀才,还是刘浩他们从岸上绑来的。

看着杨定河,刘浩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哪有秀才像他这样的,时常光着个膀子,长的五大三粗,一身的刀痕伤疤,脾气还暴躁,一言不和就喜欢拿刀子比划别人的脑袋。说他是秀才,刘浩还是觉得他像个杀才。

“秀才,才之秀者也”,杨定河拿着竹筒又灌了一口酒,“读四书,明五经,著锦绣文章,胸负定国平天下之志”。

这陇右,指的是陇山以西,黄河以东今天水、平凉一带,既今甘肃地区。放到现在,甘肃比较全国而言一样是地瘠民困,在古代那种靠天吃饭的时候。陇右等同于是老天爷都顾不上的地方。

杨定河就是陇右平凉人。听他说,他们杨家祖上还出过几个大官,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方豪强。不过到他这一代时,家道却也是早就没落的只能靠着十几亩薄田过活了。杨定河他老娘在他三岁的时候就病故了,全靠他老爹把他拉扯长大。不过杨定河从小就聪明伶俐,喜欢读书,不到十五岁的年纪就中了秀才。他爹极为高兴,一高兴就给他定了一门亲事。女方姓马,是当地一户大户人家的小姐。按理说,这门亲事是门不当、户不对的。可是谁让杨定河小小年纪就考了秀才了,这王家可能是看上了杨定河的前程,也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如果是按童话故事来想,绝对是这杨定这货高中状元,最后抱得美人归,和和美美一辈子。然而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八九。现实中的杨定河却没有如同童话里讲的那样当上白马王子。杨定河在三年后的大考中落榜了,并没有如期望中的那样鱼跃龙门。按理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这古代考科举七老八十还在考童生试的都大有人在,就更别说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举人进士了,这杨定河都还不到十八了。

然而那年杨定河落榜,恰巧他老父病重,觉得自己活不过去了,就想把杨定河的婚事给办了,等看着媳妇进门了再闭眼,也算了当父亲的一桩心事。可是这个时候马家不愿意了。本来杨、马两家的门户并不对等。当初答应这门婚事,就是觉得杨定河会有个好前程。可谁让杨定河没考上了,你十七八岁是秀才,可在这大明朝,七、八十岁的老秀才也不见得比这田里的蛤蟆少。杨家本来就不富裕,杨父生病期间,基本上花光里杨家的积蓄。马家不想再让自己家的闺女嫁到杨家去受苦。所以马家悔婚了,他们单方面的退回了杨家的聘礼,并极力要求退还婚书。被悔婚,这在古代可是一见极为丢脸的事。杨父得到这个消息是又惊又气,一口气没缓过来就驾鹤西去了。

年轻气盛的杨定河气不过,就拿着婚书,一纸状纸就把马家给告上了公堂。马家小姐是个性格贞烈的女子,她对自家人悔婚的事情感到极为不耻。于是她就写了封信叫自己的丫鬟带给杨定河,说自己为自己家人的行为感到羞愧,她承诺这一身除了杨定自己是绝不会嫁给任何人的。还劝杨定河要好好温书,努力来年高中。可是这送信的丫鬟好巧不巧的被一些好事者给撞见了,于是就有了传言,说马家的小姐和杨定河有了私情云云。听到传闻的马小姐是又气又怒,为了证明自身清白,于是就对着几尺白绫自杀了。

马家的家主,也是杨定河的那位岳父,不但背了个悔婚的坏名声,还失去了爱女。怒气之下也把杨定河给告了,说全因杨定河羞辱,自家闺女才会含恨自尽。于是在马家的怒气以及银子的作用下,杨定河被判风化罪格去功名充军辽东终身。

一个是身形单薄、只知四书五经的文弱少年,一个是杀人舔血、五大三粗的厮杀汉,刘浩很难在脑子里把他们想到一起,再合并成一个人。平日里看到杨定河身上的伤疤,刘浩是真没觉得什么————男人嘛,那个身上没点记号,哪个男人可能把自己的身上像女人一样养的滑溜溜的。但今日听他这么一说,刘浩的嘴张了几次都不知道说些什么。

“那后来了”?刘浩拿过杨定河的酒筒,给自己灌了一口,他的身子不由自主的抖了一下,眼睛都快眯到一起来,“真辣”。

“后来,我被充军到了辽东,在广宁城做了一位盾甲,其实就是挡箭的炮灰。说来也许是我命不该绝,广宁一战,整个广宁辽西四十余堡基本上都是不战而降。我不愿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