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睡过去了,毕竟他在宋家庄的地位也不高,想来他也是不知道的”。王二想了想好适在回想当时的情景一般。

“好,王兄弟这回幸苦了,你先下去歇息去吧,这次如若事成,你必记首功”,刘浩拍拍王二的肩膀说道。

“谢大哥”,王二又是一抱拳,也不再言语就回了自己的住处。

刘浩目送着王二远去,扫示众人说道:“你们觉得如何”。

“干,干,干他娘的……”众人的反应很冷淡,除开屠夫叫的声音最大,其它人几乎都没有出声,。

“大哥,我觉得我们还是太弱了,这宋家庄是如此坚固,我们要是破不开该如何是好”?杨定河突然问道。

这杨定河说的很有道理,其实有时候刘浩发现杨定河的思路和自己很接近,在自己没绝对的能力前————绝对不惹事。而现在的刘浩他们,正如杨定河所说的那样太弱了。在人员上,目前他们所有的一起也就一百来人,和堡子里的人持平,不过这是在不算老弱妇孺且没有意外的前提下。在武器上刘浩他们基本上用的都是竹矛竹枪,好一点的家伙也就刘浩他们先前得到的那几把钢刀和从王万和那得来的二十把长矛。当然他们也有一台弗朗机和二十根火统,不过当下刘浩是根本没有考虑用这玩意。为啥,太贵了。刘浩从王万和那刮来的三百两银子,一共也就配了三百来斤火药,加上这前面收刮王万和那里的百来斤,合计也就接近五百斤。

“姓杨的,你这人怎生如此晦气,我们还没动手了,你就一张乌鸦嘴般的乱嚷嚷”。刘浩尚未说话,屠夫在一边又是嚷嚷开了。“大哥不必忧虑,这一次我们绝对会赢”。

“会赢,那你告诉我为何会赢”,杨定河面有趣味的看着屠夫问道。

“为何.........为…..因为我们有大哥啊,有大哥我们准赢”,屠夫如是说道。他这话听的众人是一阵白眼乱翻,嘘嘘不计。

“王七六,你的火药弹如何了”,刘浩突然发问。杨定河见刘浩发话便不再出声也飘过眼去看王七六。

“回……..回……..回大哥的话,都已尽装填好了,共做有两斤装火药弹两百颗,五十斤药包四个,”。王七六听刘浩问话,连忙起身点头哈腰的回答到。

说道火药刘浩很想大声高歌,什么颗粒火药,什么硝磺提纯,都他妈的是个屁。开始的时候,刘浩还想在王七六面前卖弄一下自己在网络小说上的来的高科技。结果没曾想却被王七六好给了一顿白眼。其实这个时候的大明已经有了颗粒火药,就连配方也很接近后世的最佳比例。(明《火攻挈要》、《西法神机》、《天工开物》中都有记载:“提硝用鸡蛋清,每硝十斤,则蛋十……..而将三料以大铜碾碾末,罗细,照方配一处,以尽甜水拌........药已成以粗细竹筛……)。包括为何如此做的原因,以及我们在后世纪电影上所见的各式弹丸如,圆弹、响弹、链弹、分弹、散弹……都有记载于上,有兴趣的迷友们可以自己查看。

刘浩当初了解到这个事实,是很受打击。因为他不知道为何拥有如此科技的大明王朝会被满清夺了江山。而满清在鸦片战争中火药又退落到被英国吊打的地步。后来刘浩总结觉得这是体制的腐败所致。如火药的提纯,硝每十斤都要用十个鸡蛋,木炭用麻秸茄杆为佳等等,这都是要花钱的,刘浩自己所做的火药价格都达到了一两银子一斤了,王七六说要做到完善自少每斤药得再加半两银钱方可,各位要知道明中后期募兵一年的饷银也才10两银子,这还是绝对的主力如戚继光的戚家军就是,一般的部队一年每人也就4两不到。在明末社会的官僚阶层,连打制火统刀枪的铁器,士兵的饷银都会贪墨,则更不用说作为一次性的火药。所以到了明后期,大明的各路武装更喜欢的是大刀片子砍人。为啥,套用现在的话说,大明王朝啥都缺,就是不缺人。到满清时期,清政府对火器的漠视,以及明末清初的战乱,有经验的工匠或躲或杀,导致技艺的传承断缺。就如王七六,他不识字,没有读过什么《火攻挈要》,他的记忆考的全是家族传承。时间消逝,到了清末先前的技艺早已不见天日了。唯一有记载的书籍,也被收藏在各位权贵家族的书房中喂了虫子,无人翻看。

“杨定河,各队器械兵备如何”?刘浩又转过头来问道。

“全队共一百又一十三人,除一小队外,全部装备竹枪。另外,按照你的吩咐每人另备有竹投枪三根,只是.......”。杨定河说道这却停了下来。

“只是什么”,刘浩问道。

“只是,这竹枪的效用不甚太好”,杨定河看看刘浩说道。

“我也知道如此,不过也只能如此了”,刘浩想了想好一会才说道。

“大、大哥,我、我觉得杨队官说的有点道理,你看我们是不是再等等,多少也让大家伙有一件可以见血的家伙什方好,毕竟这竹枪竹矛的还.........还是差了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