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岛上的各种操练都在继续。队列,长枪突刺,早晚的十里越野跑(明代一里为554米)都在有序的进行。刘浩派毛头和杨老头去陆上收拢人员,现在刘浩的队伍已经有八十来人。为了节约粮食,刘浩收拢接纳的都是清一色的青壮男子。

刘浩有了任务,每天都带着二十来人进行火统与火炮的装填与发射训练。火药很少,他们从开始都没有过任何实弹射击训练,每天的练的都是以竹筒代替火统训练装药的手法和速度,以及人员的换位队列。作为后来人,刘浩很自然的把火药定量装填,以及三段击带入了自己的训练中。

刘浩从一开始都觉得自己的一切安排都是高瞻远瞩,是很有见解性的。可现在刘浩却有了一种想跳海的冲动。

被刘浩强制改名为兴业岛的竹山岛,竹林遍野,淡水丰富,环境也很是优美。可是它毕竟还是一个海岛。海岛资源短缺补给不便始终都是它的局限性。任何物品都必须外运,粮食、蔬菜,建房的砖块、修船用的木材等等。不过很遗憾,目前这一切对刘浩他们来说都太奢侈了。

刘浩现在感觉自己全身都有着一股鱼腥味道。兴业岛上有的是竹子,可是目前已经过了吃竹笋的季节。由于战乱岸上的物质很是匮乏,蔬菜和粮食一样昂贵。他和所有人都一起连续吃了快一个月的光米饭,他们的菜只有鱼。偶尔的奢侈也是杨老头从岸边带回的干菜或者用豆子自己发的豆芽。刘浩觉得他们可能会是第一批在岸上得坏血病的人。

从得到王万和“送”的一百石粮食,刘浩就认为自己一群人都已经过了那个满足于有的吃的境界了,他觉得自己现在应该要吃饱、吃好。

“今天下午开始,各项训练必须加倍,早晚改为二十里跑。另外,要砍伐坚竹削制竹矛和短标枪”。刘浩看着自己正在训练的部众对杨定河说道。

人员扩充了,相应的体制都必须建立。刘浩把众人分为八个小旗,每旗十人,设小旗和副小旗各一人。每四旗为一队,设正副小队官。其实这就是后世军制融入明朝元素的一个变种。

最早跟随刘浩的一批人都成了大大小小的头目,屠夫是小队官,刘浩自领一队。王二和毛头也成了正副小队官,他们代号“猫头鹰”,是刘浩看向外面的眼睛,目前就他们两个人。杨老头也做了官,刘浩给了他一个后勤部长的职位,目前管理着他自己一个人和他的那条渔船。

杨定河的职位是军法官,地位仅在刘浩之下。不管在什么年代,这都是一个得罪人的勾当。尽管杨定河现在和屠夫所有人一样都叫刘浩大哥,但是他和别人之间仍然有着一条瞧不见的沟壑。刘浩还在把这条沟壑一点点有意无意的加大。

“大家现在的操练量已经很大了,官军精锐也才五日一操,再加下去恐怕大家受不了”。杨定河抹了自己脸上一把汗水说道。

“不练不行啊,杨老头都已尽把他闺女送到我旁边来端茶倒水了。这老头很是精明,你知道的这闺女是她的宝贝,他一般从不示人。现在他放到我身边来,倒不是说他放心我,而是他可能感觉到危险了。他觉得自己可能护不住这丫头了”。天气很是闷沉,汗水也顺着刘浩的脸上流了下来。刘浩从自己破烂的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横扎在头上。

“大哥是说,女人”?杨定河看了看四周低声问道。在一个满是雄性动物的世界,刘浩他们说的话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所以杨定河的小心是值得鼓励的。

“是啊,女人,还是我考虑的不全面”,刘浩叹了一口气,也低声说道,“今早我看到那丫头的时候都不由得吞了一口口水”。

“大哥真性情中人也”,杨定河不知道刘浩连这话都会对他说,只能不自然的低声回答到。

“驴日的性情中人,都是男人谁还不知道谁”,刘浩说道。

“只要大哥愿意,我想大家伙都是乐意的”,杨定河继续说道。

刘浩知道杨定河说的乐意是什么事,但是他却不能那样做。创业初期,如果自己不能做到同甘共苦,那么现在好不容易攒集的一点人心也就散了。他摇了摇头说到,“训练加强,尽快形成战力,过段时间我就带兄弟们出去转转”。

刘浩对众人说,他们造反的原因是,朝廷腐败,富人欺压,天灾人祸,世道让人没来活路,他们造反只是为万民请命。然而他们请命的方式很是特殊————抢。

读过《资本论》的刘浩知道一句话,“原始资本的积累都是沾满了血腥的”。刘浩认为这还要再加上一句,“这种血腥的味道要么是别人的,要么就必须是自己的”。杨定河、屠夫,他们一群人,没有读过什么《资本论》,但是他们不反对刘浩的决定,他们不理解劫掠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知道抢劫能让他们填饱肚皮活下去。也许残暴、自私才是人的本性,乱世让这一切表现的淋淋至尽。

杨定河知道刘浩的转转并不是简单的转转,他们在海岛生活,他们生活所需的一切都来自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