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字长白,号延陵将军,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辽宁锦州人。原为明朝山海关总兵,降清后,南下追剿李自成、张献忠余部,并深入缅境,擒获南明第三政权的永历皇帝,押往云南。

康熙元年,昆明城。三月的昆明一派和谐景象,吴三桂从军营中起身,正欲用早饭,忽然听得窗外熙熙攘攘,人声嘈杂,便问副将高得捷:

“得捷,外面这大早上的干什么呢,那么嘈杂?”

“王爷,是昨晚永明王押解回来了,人们争相去看。”

“真是一帮没有见过世面的蛮人。”吴三桂有些不屑。

“也不光是蛮人好像”,高得捷说,“这次把永明王押回来后,暂时安置在旧挽坡金蝉寺中,结果没想到引起了百姓的极大关注。见过的都说其生相甚伟,面如满月,须长过脐,日角龙颜,双手过膝,两耳垂肩,指甲如手。不光是汉人,不少满官也争相去看,又是跪拜,又是叩首的,还呼为真龙天子。”

“有这等事?”吴三桂难以置信。

“王爷,确实是这样。昆明市民差不多已经万人空巷了,见的人莫不流涕。”

“嗯。你说的也有些夸张。对了,这次南征,战绩如何?”

“此次南征共俘获、招降官兵及其家属7.2万人,马匹8226匹,各种官印110颗,敕扎等1179道,官防11颗。”高得捷继续说,“同时,从缅甸送出的人员有,伪永历、伪太后马氏、伪皇后王氏、伪太子朱慈烜,并有公主、宫女等14人,内监7人,各亡臣妻女等共百人。”

吴三桂点点头,表示满意:“这次擒获伪永历,你是立了头功的,本王要上奏朝廷,犒劳诸位。”

“谢王爷厚恩!”

吴三桂又问:“这个永明王是什么来头?”

“伪永历即朱由榔,是明神宗万历的孙子,桂王朱常瀛的第四子。桂王封地在衡州,贼张献忠攻破衡州,朱由榔的长兄、次兄被处死,桂王携带宫眷逃到广西梧州,朱由榔与家人失散后久经波折也逃到梧州。不久,他的父亲与三兄也相继去世,他成了桂王唯一王位继承人。在伪隆武政权灭亡后,瞿式耜、吕大器等人会聚广东肇庆,共商拥立伪新君。大家一致认为朱由榔是万历嫡孙,拥为伪新君最为合适。顺治三年,这些大臣派人到梧州欲迎朱由榔到肇庆即位,遭到他母亲的极力反对。大臣们坚持请求,硬是把朱由榔接到肇庆,即位称帝。这年,朱由榔24岁,即位时续称隆武二年,以示伪隆武政权的延续,次年,才改成为永历元年。”

“南明小朝廷,能有什么明君啊,待本王会一会他!”

“王爷,您要去见永明王吗?”

“正是,看看这个所谓的真龙天子,估计其实也不过是个纨绔子弟,酒囊饭袋而已。得捷,你去带路,走!”

说去就去,高得捷的一番介绍,引起了吴三桂很大的兴趣,这还是他降清以来第一次见明朝故君,因此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激动。旧挽坡并不远,金蝉寺也不很大。

吴三桂命高得捷在门口等着,自己正了正衣冠,昂首阔步来到大殿之中。只见永历帝正南面而坐,仪观不改,头戴马驄楞帽,身上穿纯绢大袖袍,腰间束黄丝带,举止有度,巍峨博冠。

吴三桂自踏入这金蝉寺起,心里就莫名的不舒服,也说不出来哪里不对劲。他看了看端坐在上面的永历,还真有几分皇帝威仪,不愧人称“小万历”。不仅样貌,连神态都很像他的爷爷万历。但吴三桂心说自己是平西王,是胜利者,而永历只不过是个伪王而已,是阶下囚。于是,长揖不拜。

“来者何人?”永历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这个不速之客。

这声音并不大,却似洪钟一般直敲在吴三桂的心口,差点一个踉跄就栽倒在地。吴三桂不答,他在硬撑着。

“来者何人?”永历看吴三桂不答话,又问了一遍。

先帝!吴三桂的脑子嗡的一下,仿佛炸开了一般。这场景太熟悉了,他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十九年前,那还是崇祯十六年春的事情。那年,吴三桂接到朝廷急令,驰援京师,抵御深入明境,肆虐半年之久的清军。吴三桂马到成功,粉碎了敌人袭扰京畿的企图。崇祯帝在武英殿接见了他,并特赐尚方宝剑。

“可是吴三桂!”

扑通一声,吴三桂跪倒在了地上。他的心里防线彻底崩溃了,眼前的一幕使他的大脑一片空白。

“是。”吴三桂仿佛死人一般,从嘴里艰难地吐出这个字,但声音小的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得到。

“奈何作贼!”永历质问吴三桂。

“作贼!我不是平西王吗,不是清军统帅吗?难道,难道…”吴三桂心中翻江倒海,但他一个字也说不出。

“大明哪点对不起你,你却要投降清人,引清兵入关,夺我大明江山。吴三桂,你靠出卖千千万万的汉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