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战役结束后,王辅臣率部进驻汉中,王屏藩、吴之茂、谭弘、郑蛟鳞则返回CD,准备迎接吴三桂入川。

吴三桂自离开松滋后,溯上而上,在蒯州被清军狙击,再加上病一直没好利索,不能亲自指挥,所以耽搁了三个多月,直到川北战役结束以后,才抵达CD。

吴三桂率着心腹大将,从东华门列队进城,巡抚罗森率CD文武百官,跪在道边恭候。

吴三桂坐骑宝马,鞍绕嚼环,刷明锃亮,白甲来袍,腰悬吴家刀,脚踩得胜钩,威风凛凛。正副大将一个个气宇轩昂,精神抖擞,紧随其后。后面周军部队,步伐整齐,军容严整。人们欢呼:“欢迎周王进城,欢迎周王进CD!”

吴三桂满面红光,甩蹬下马,跟市民们打招呼,跟四川宫员们打招呼。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眘灿烂的笑容,眼里却含着热泪:“周王,可把您盼来了!”

“周王,您可来咱们CD了!”

进城仪式后,罗森将吴三桂一行人让进省府衙门,吴三桂居中坐下,问道:“罗巡抚,此次川北作战,战况如何?”

罗森回道:“大获全胜。我军全歼川北之敌,川蜀全境及汉中地区尽为我军所有。”

吴三桂点头说:“嗯,很好。四川乃天府之国,特产丰富,人口众多,以后这里就做为我军的大后方建设。打仗靠王屏藩他们,论内政还得靠罗大人你呀!”

罗森忙说:“微臣一定尽力!”

吴三桂满意地笑了。晚间,罗森摆下酒宴,为吴三桂一行入川接风洗尘。

第二天,吴三桂带着陈三强和莲儿,换了便装,骑马出城。吴三桂入川,主要是想在CD府建立临时首都,因此需要择扯建宫。他就问陈三强:“这CD府哪里可以建宫啊?”

陈三强是吴三桂的管家。这个人,你叫他出谋划策,行军打仗,他不行;但要说土木建造,征粮纳税、经商开埠这些方面,他在行。陈三强想了一会儿,说:“CD人杰地灵,千年古城。三国时刘备就在此建都,兴复汉室。要说现在能建宫的场所,一个是省府衙门,一个是汉王宫。”

汉王宫,即蜀王府、大西故宫。最初是明朝四川藩王蜀王的王宫,后来张献忠占据四川称帝,建立大西国,就定都在CD,年号“大顺”。张献忠在四川抢掠了无数的金银财宝,于是在CD大兴土木,在原来蜀王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与扩建,使之成为了一座非常气派、富丽堂皇的汉王宫。张献忠在此设置三宫六院,规模不亚于紫禁城。后来张献忠撤出CD的时候,曾放火烧掉,但由于行事仓促,再加上当地官民救火,所以主体结构基本保存完好,只是荒废了下来。

陈三强绘声绘色地讲完之后,引起了吴三桂极大的兴趣:“四川省府地处闹市,位置是很不错,但局促了些。我们先去汉王宫那看看去。”说着,三人即往郊外赶去。

走了挺长一段时间,陈三强指着远处的废御河,说:“呐,就是那里了。”

天气阴沉,雾气缭绕。吴三桂手搭凉蓬,定睛望去,不禁赞叹道:“果然是一块风水宝地。”

莲儿看了不禁叫好:“确实如此!虽然荒废既久,但仍可以感受到当年的皇家气派”

吴三桂又看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说:“唉,可惜了。”

陈三强问:“何故要说可惜?”

“我是说可惜了这么一块风水宝地,让张献忠这样的人先住过了。”吴三桂仍叹息不止。

莲儿说:“这没什么呀,历朝历代的皇宫,很多都是前人住过的呀,北京紫禁城也是这样嘛。”

“我意思不是说先人住过不好,而是说张献忠这个人不行,最后失败了。现在本王起兵以来,势头正盛,就怕住进去坏了本王的好运。”

“周王此言差矣!”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把三人都吓了一跳。回头看时,竟是一个老道。

吴三桂问:“道长您是?”

老道回答:“贫道乃戚继光大将军的军师!”

三人听了称奇。戚继光是万历年间的抗倭英雄,吴三桂是出生在万历后期。这当年戚继光的军师现在还活着?说不准。

吴三桂打小就最崇拜戚继光,并且最爱看他的《演兵纪略》。于是他又问:“道长,您是如何认得本王呢?”

“哈哈哈!”老道仰天大笑,“以六十有二高龄树起反清大旗,周王之名,天下谁人不知?周王之相,天下谁人不晓?”

“那请问道长你尊姓大名?”

老道笑笑:“出家之人,名字乃身外之物,没必要记住它。”

吴三桂见此人一副道骨仙风之貎,仿若山仙一般,不像是有什么恶意,便说:“刚才道长说本王之言错了,可是张献忠明明是在这里失势,最后走向灭亡了啊!”

陈三强和莲儿也都用疑惑的目光望着此人。

老道说:“大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