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祝治国,尚可喜真的是松了一口气,其实刚才他所说的那一切都只是他的猜测,其实在他的眼中郑经和耿精忠都是非常坚定的走光复大明朝道路的人,所以这次祝治国二人过去肯定是能够把他们给拦下来的,只不过这不是他想要的。

尚可喜认为这一切已经尘埃落定了,大清朝已经站稳了脚跟,再想攻打他们已经是不可能了,还不如省力气,过几年的安稳日子。

这就是尚可喜现在的想法,他就想踏踏实实的在这儿过日子,不想去参与他们这些叛乱,所以他尽可能的想要阻止吴三桂。

本来尚可喜以为这件事情做得天衣无缝,但是没想到这件事情传到了他的大儿子尚之信耳中,他老爹的所作所为真的是把他给气坏了。

陈焕章和祝治国依然在极力地赶路,祝治国很感动于陈焕章刚才的那番话:“陈大人,你这个人非常讲义气,把冲锋陷阵的事情留给自己。把如此安全的事情交给我做,虽然现在我们一起去了北京,但是我还是很感谢刚才你说的那番话。”

陈焕章摆了摆手:“你说的哪里话,其实刚才交给你的任务更加的重大,我只是害怕我担任不了如此大的责任。”

祝治国知道他的意思,所以很感谢他,觉得陈焕章在他心中的形象更加的高大了。

二人一直在竭尽全力地赶路,殊不知自己已经被骗了,听到刚才尚王爷说的那个建议他们根本就没有多想,还以为他是真心的想要帮助他们。

尚之信正在自己的院子里练功,他看到他的亲信忽然过来了,他耍完最后一个动作变把自己的枪收了起来。

尚之信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走到客厅里拿着茶杯喝了口水:“来找我有什么事儿?”

那人过来向他行了礼:“少爷,昨天周王派去厦门阻止他们打仗的使者来了,咱们家王爷亲自招待了他们,吃完饭之后,他们却没有去厦门,而是去了北京。”

尚之信脸色大变,转过身来质问他:“为什么没有去厦门,反而是去了北京?”

那边儿打仗打的这么厉害,难道我不把他们给拦下吗?去北京干嘛?难道是中途逃跑了。

那位使者往前走了两步,降低了自己说话的声音:“少爷,是王爷特意把他们给支走了,说是去厦门太危险了,然后给他们想了个办法,让他们去北京把耿精忠的家人给抓住,在用他的家人来威胁他,让他来退兵,少爷,王爷这是摆明了在拖延时间,他一直都不支持反清复明这件事情,看来现在他是想要从中作梗了。”

别人不了解他,尚之信这个做儿子的,可是最了解他的父亲了,他只是希望在他现在的位置上,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说白点就是贪生怕死,他是一个胆小的人,所以他现在不愿意招惹清朝。

可是尚可喜能有现在的生活不全都是靠之前大明朝一点一点的提拔吗,他要不是因为我们明朝他也不可能有现在的日子,现在居然为了自己的私欲,对大明朝不管不顾。

如果是不管不顾也就罢了,但是他怎么能阻碍他们去办事儿呢?难道整个大明朝的人全部死光了,他才开心吗?

对尚之信来说这个消息的人是他的心腹,所以他很相信他的话:“你是从哪得到这个消息的。”

“回禀少爷,我看到那两位使者来了之后去和王爷吃饭,所以特意收买了一个奴婢在旁边听的他们之间的谈话,你放心吧,那个奴婢没有必要骗我,现在已经让我打发出府了。”

尚之信点了点头,这个人办事儿从来没让他费过心,把后续的事情也都办得非常的干净:“唉,有时候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父亲一定要这样做呢?一定要与我为敌呢?”

其实作为一个下人的,他本不该多说什么,但是这问题对于他来说好像是一个必答项,因为这里只有他一个人:“少爷,王爷的脾气我们都了解。他是一个喜欢追求安稳的人,所以他不喜欢在与清朝为敌,他只想踏踏实实的生活。”

其实尚可喜是个什么人,他心里很清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贪生怕死,但是这些话他只能在心里知道,一句都不敢说出来。

尚之信听了他的回答,他心里想着也是他一个下人,敢说什么呢,他现在真的是心里有苦衷,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倾听他心里的话:“好了,我不跟你说这些有的没的了,你先退下吧,这件事情你做的很不错。”

“是,在下告退。”

尚之信其实非常的郁闷,他不知道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他就没有想过他们要找回的是他们自己的国家,现在被清朝小儿统治着他心里觉得很舒服是吗?

为什么他就不想着为了光复大明朝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呢?到大明朝重新统领这片土地的时候,他会是一个功臣的身份,他以后的仕途会越来越顺畅,升官发财根本就不是问题。

被这样一个禽兽统治着,心里会很舒服吗?既然自己身上有可以利用的地方,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